知识库 > 胸部 > 呼吸困难 > 内容

呼吸困难内容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病请描述:        治疗         1.隔离治疗。        2.对症治疗。        3.抗病毒治疗        (1)抗病毒药物使用原则包括:①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宜留取呼吸道标本;②抗病毒药物应尽早使用,无需等待病原学检测结果。         (2)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①奥司他韦: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7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适当延长。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宜选择儿童剂型)。         ②帕拉米韦: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者可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成人用量为300〜6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常规疗程5〜7天,可根据临床需要调整。        ③扎那米韦:适用于7岁以上人群。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监测资料显示所有H7N9禽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不建议使用。         4.中医药辨证论治        (1)热毒犯肺,肺失宣降证(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病情轻者)。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参考处方:银翘散、白虎汤、宣白承气汤。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金莲清热泡腾片等。中药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2)热毒壅肺,内闭外脱证(临床表现高热、ARDS、脓毒性休克等患者)。参考处方:宣白承气汤、参萸汤、参附汤。中成药:可选择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静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          (3)以上中药汤剂、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不作为预防使用,宜尽早中医治疗。          5.重症病例的治疗釆取抗病毒、抗休克、纠正低氧血症、防治MODS和继发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措施。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釆取相应治疗。        (1)氧疗。患者病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氧疗:①吸空气时SpO224bpm),呼吸困难或窘迫。        (2)呼吸功能支持机械通气:患者经氧疗2小时,SpO2仍<92%,或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改善不明显时,宜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早期尝试使用无创通气,推荐口鼻面罩。无创通气治疗1〜2小时无改善,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有创正压通气:运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釆用小潮气量,合适的PEEP,积极的肺复张,严重时釆取俯卧位通气。有条件的可根据病情选择体外膜氧合(ECMO)。

王智刚 2017-02-17阅读量1.9万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病请描述: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可引起呼吸症状的常见病毒。由RSV引起的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毛细支气管炎(肺通道感染),和肺炎。感染的人群咳嗽或打喷嚏,使得携带的病毒通过唾液或粘液滴的形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是感染RSV的最高风险人群。但RSV感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低龄、高龄以及免疫系统弱的人群可发展为严重感染。即使既往感染过这种病毒,日后仍可感染RSV。       RSV的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病毒暴露后的3~7天开始出现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发热,流涕,或鼻塞,咳嗽,胸闷,喘息和呼吸困难。感染RSV的婴儿可能偶见呼吸暂停期。      RSV的诊断,RSV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症状。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测试可检测病毒,使用通过鼻子至喉咙后部的拭子进行检测。这些测试大多用于医院和急诊部门。治疗目前没有RSV特异性治疗,抗菌素对这种感染无帮助。有一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如对乙酰氨基酚可治疗发热,沙丁胺醇治疗喘息,但无针对病毒的特异性药物。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在1~2周内改善。重度疾病患者可能需短暂入院治疗。         RSV感染的预防,有RSV或其他流感样症状咳嗽和打喷嚏时应遮挡,勤洗手。避免与流感人群接触。

王智刚 2017-02-13阅读量1.4万

2017年GOLD更新指南概...

病请描述:第三预防和维持治疗的证据支持1.吸入治疗:推荐力度增强,由优先选择(GOLD2016)改为常规基础治疗。2.LAMA(长效抗胆碱能药)vsLABA(长效β2激动剂):LAMA在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方面优于LABA。3.LABA+LAMA:LABA+LAMA双支扩剂优于单支扩剂或ICS/LABA。4.ICS(吸入糖皮质激素)推荐和停药:2016GOLD:对于FEV1%<60%的患者,常规吸入ICS可以改善症状、肺功能、生活治疗,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频率;2017GOLD:常规给予ICS单药,不能改善FEV1下降程度或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停药会导致FEV1下降(约40ml),可能与基线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增加有关。5.三联疗法:三联可以改善肺功能,2016GOLD和2017GOLD均提及,但2017GOLD提供更多循证证据。2017GOLD:在ICS/LABA的基础上加用LAMA,可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风险,但在LABA/LAMA基础上加用ICS,未见更多获益。6.常规评估吸入技术:新指南强调吸入技术教育、培训、个体化选择装置及常规评估吸入技术的重要性。在考虑目前治疗方案不充分之前,需先评估吸入技术是否正确。第四稳定期的管理指南针对新的ABCD分组模式,对稳定期慢阻肺的药物治疗策略也进行了相应的更新。用药方案更加的个体化,包括升级和降级的药物治疗等。A组患者所有A组患者均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短效或者长效),评估疗效后可继续、停用或者更换其他支气管扩张剂B组患者B组患者的起始用药是长效支气管扩张剂(LAMA或LABA):长效支扩剂效果优于按需使用的短效支扩剂。目前无证据支持在B组患者中哪类长效支扩剂作为初始治疗药物能够更好的缓解症状,具体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对症状缓解程度的感受;若单药治疗下呼吸困难未缓解,推荐LAMA/LABA联合治疗;若患者存在重度呼吸困难,LAMA/LABA可作为初始用药;若加用另外一种支气管扩张剂没有改善症状,建议降级治疗至使用一种支气管扩张剂;需要综合考虑B组患者可能存在的、对症状和预后有影响的合并症。C组患者C组患者的起始用药是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单药治疗,推荐LAMA:在两项头对头研究中,LAMA在预防急性加重方面优于LABA;若患者存在持续的急性加重,可联合应用LAMA/LABA,或者LABA/ICS。但ICS增加部分患者的肺炎风险,因此首选是LAMA/LABA。D组患者对于D组患者,首选LAMA/LABA联合治疗,原因如下:1.研究证明LAMA/LABA联用在改善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方面优于单药。若起始采用单药治疗,首选LAMA:LAMA预防急性加重效果优于LABA;2.在D组患者中LAMA/LABA在预防急性加重和改善其他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方面优于LABA/ICS;3.D组患者接受ICS治疗发生肺炎风险更高。4.某些患者(既往诊断/目前怀疑为ACOS,或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患者)可能从首选LABA/ICS中获益;5.对于LAMA/LABA无法控制急性加重的患者,两条推荐路线如下:升级为LAMA/LABA/ICS:比较LAMA/LABA和LAMA/LABA/ICS预防急性加重差异的研究正在进行中;转换为LABA/ICS,但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从LAMA/LABA转换为LABA/ICS能更好地预防急性加重。若LABA/ICS未改善急性加重或症状,可加用LAMA;6.若LAMA/LABA/ICS仍无法控制急性加重,可考虑:加用罗氟司特:针对FEV1%预计值<50%、有慢性支气管炎,尤其是近一年至少有一次因急性加重住院的患者;加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的证据最足;降级治疗、停用ICS:研究表明在治疗无效且增加不良反应时撤除ICS不会带来额外风险。第五急性加重期的管理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定义为:患者呼吸道症状的急性恶化,导致额外治疗。2016GOLD的表述为:短期内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超出了其日常的波动范围,需要更改药物治疗。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加或不加短效抗胆碱能药(SAMA)被推荐为AECOPD的起始支气管舒张剂。2016GOLD的表述为:SABA加或不加SAMA被推荐为AECOPD的优选支气管舒张剂。应在患者出院前尽快开始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的维持治疗。甲基黄嘌呤(茶碱类)因其增加不良反应,故不被推荐用于AECOPD的治疗。2016GOLD的表述为:甲基黄嘌呤可考虑作为AECOPD的二线治疗,仅用于对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反应不佳的患者。第六慢阻肺与合并症详细介绍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重要合并症的管理策略。概述共患病和多重用药的复杂问题。

王智刚 2017-01-20阅读量6122

流感抗病毒治疗

病请描述:1.成人流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实验室病原学确诊或高度怀疑流感,且有发生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患者,不论基础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状态以及流感病情严重程度,应当在发病48h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需要住院的流感患者若发病48h后标本(咽拭子及痰)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亦推荐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2.婴幼儿流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2岁以下儿童是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并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确诊或疑似流感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儿童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但疗程相同。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推荐所有婴幼儿及儿童患者口服奥司他韦(Oseltamivir)治疗,40周的婴儿奥司他韦的治疗剂量分别为“1.0mg/kg,2次/d”、“1.5mg/kg,2次/d”和“3.0mg/kg,2次/d”.3.老年流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老年流感患者是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老年患者常患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基础疾病,因此患者病情多较重且进展快,肺炎发生率高于青壮年,其他系统常见损伤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老年人确诊或疑似流感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4.妊娠或产后2周内流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妊娠或产后2周内的女性患者是发生流感并发症的高危人群,中晚期妊娠女性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ARDS,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妊娠女性发病2d内未行抗病毒治疗者病死率明显增加,反之,妊娠期接受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Zanamivir)治疗并没有导致不良妊娠转归(先天性畸形、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证据.因此,妊娠或产后2周内女性确诊或疑似流感时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推荐的抗病毒治疗剂量与成人相同。5.重症流感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对于重症患者、有并发症或疾病发生进展的患者、流感并发症高危患者、住院患者,在流感症状出现48h内启动抗病毒治疗获益最大,但在症状发生48h后进行抗病毒治疗仍可获益.重症或并发其他疾病的住院患者,推荐口服奥司他韦或静脉帕拉米韦(Peramivir)治疗;吸入扎那米韦由于缺乏在重症流感患者中应用的数据而不被推荐。一些专家推荐免疫低下患者和重症住院患者可使用大剂量奥司他韦(成人肾功能正常者:150mg,2次/d)

王智刚 2017-01-10阅读量7964

摆脱过敏的苦恼

病请描述: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流行病,比如皮肤起风疙瘩、眼睛鼻子痒痒、连续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困难、憋气、食物过敏等,经常诊断为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皮炎、职业性皮炎、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据报道,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已超过10,近年由于气候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呼吸科和耳鼻喉科在诊断治疗过敏疾病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最近联合开设了过敏疾病特色门诊诊(以下简称过敏门诊)。找病因:这类疾病能否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关键是找到过敏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免疫治疗。过敏门诊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帮助患者寻找致敏的元凶还可以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方法查找过敏原,包括括点刺试验和斑贴试验,能为病人治疗提供重要的线索。点刺试验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荨麻疹等的过敏原检测,有简便、快速、价廉的优点。斑贴试验适用于接触性炎、化妆品皮炎、湿疹等疾病的过敏原原检测。快速治表:各类过敏性皮肤病往往出现红斑、肿胀、糜烂、流水等表现,利用中西医结合洗渍方法,把药水在皮肤患处用一定时间,效果很好,应用广泛。这种中西医结合洗渍法是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过敏门诊通过多年年总结在天津市率先采用的。最新科技治根。明确过敏原后,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脱敏治疗方法。比如对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制成不同浓度的制剂,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有规律地给患者进行注射,通过反复注射使患者对该过敏敏原产生耐受性,使其再接触该过敏原时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或不发病,具有治疗和预防的双重意义,且疗效持久。现在还有不针只口服的特效脱敏药物。独创新型自血免疫疗法:有些过敏性疾病原因不是很清楚,临床治疗效果不不明显。卢涛博士针对这些顽固性的疾病,过敏门诊通过多年科研攻关,发扬中医精髓,改进创造成新型自血免疫疗法。抽几毫升血液注射到特定穴位,配合中药穴位封闭,“以毒攻毒”,调节免疫,治疗顽固性过敏性疾病效果神奇。           一位来自北京的张女士,35岁,全身瘙痒症状多年,经常口服抗组胺药。慕名找到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卢涛主任,接受自血疗法治疗1次后,效果很好,1周后再次来到天津做自血疗法,瘙痒完全被控制消退,后来又带来3位病友,帮助他们也明显去除了过敏烦恼。

卢涛 2014-11-24阅读量1.8万

儿童潜毛窦、脊髓栓系术后注意...

病请描述:儿童罹患潜毛窦和脊髓栓系时,经常需要通过骶尾部的手术切口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小朋友好动、大小便不自主等特点,使得局部伤口的顺利愈合需要更加用心。我总结了一些术后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供家长们参考。   1、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头部偏向一侧避免误吸。  2、术后6小时候,常规俯卧位,喂养是可以暂时换为仰卧位,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  3、臀部不要覆盖过多衣物,保持干燥和透气,半截纸尿布或者开裆裤是个不错的选择。  4、小朋友大小便后,注意及时清理干净,减少细菌滋生。  5、俯卧位时,躯干采用柔软的支撑材料,比如记忆枕。  6、适宜的室内温度,一般在23、24°左右。  7、伤口愈合缓慢时,注意加强营养,局部外用贝复剂加快上皮生长。  8、避免伤口摩擦以及下肢活动带来的牵拉。  9、及时抹去臀沟有皮肤分泌物,百多邦外用预防感染。  10、术后一周开始,俯卧位前提下双下肢适当开展被动踢踏动作,通过早期康复增加肌力。 11、 对于骶尾部横行切口,可以使用皮肤缝合减张器促进伤口愈合。

沈文俊 2018-07-15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