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疤痕增生 > 治疗

疤痕增生治疗

疤痕增生治疗相关内容 更多>

甲状腺微小癌≠危小癌!...

病请描述:甲状腺微小癌≠危小癌!医生提醒:别被“小”字骗了!文 | 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全网粉丝超100万的健康科普达人大家好,我是费健医生。作为一名从医30多年的外科医生,我既拿过手术刀,也做过微创消融,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甲状腺癌中一个容易被误解的“小刺客”——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最近有患者问我:“费医生,报告上说我的甲状腺癌只有5毫米,是不是不用管它?”我的回答是:“别被‘微小’两个字忽悠了!有些小癌,杀伤力可不小!”一、甲状腺癌:年轻女性的“头号敌人”你知道吗?甲状腺癌已跃居我国30岁以下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前三,在上海地区已超乳腺癌,排名第一!而其中超过50%的患者确诊的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也就是肿瘤直径≤1厘米的甲状腺癌。为什么年轻女性要特别警惕?激素水平波动(比如孕期、更年期)可能刺激甲状腺情绪压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是潜在诱因早期症状隐蔽,很多人是体检偶然发现二、微小癌≠低危癌!这些数据让人心惊国际权威研究显示:1️⃣ 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可达55.7%(相当于每2个患者就有1人出现转移!)2️⃣ 腺外侵犯率:最高达67.3%(癌细胞可能突破甲状腺“外衣”)3️⃣ 复发率:随访35年数据显示,6-10毫米的PTMC复发率可达14%4️⃣ 死亡率:即使是1厘米以下的微小癌,仍有5%患者因此死亡真实病例警示:我的一位病人甲状腺癌经我手术治愈,让他21岁的女儿去体检,结果发现甲状腺0.3厘米病灶,穿刺竟发现淋巴结已转移,不得不手术切除一半甲状腺(术后病理发现已有5枚淋巴结发生转移),我帮她做了腔镜手术,在确保手术清扫效果的同时兼顾了脖子的美观。三、关键问题:哪些微小癌最危险?根据国内外专家共识,以下情况要高度警惕(建议收藏):✅ 高危信号清单肿瘤靠近甲状腺被膜(容易“越狱”)穿刺检出BRAF基因突变(癌细胞更活跃)有甲状腺癌家族史青少年时期颈部受过辐射短期内肿瘤快速增大已发现淋巴结转移✅ 相对安全的情况(需医生综合评估)肿瘤≤5毫米完全包裹在甲状腺内无任何高危因素患者能坚持定期复查四、治疗选择:一刀切还是观察?这是患者最纠结的问题!作为医生,我的建议是:🔍 高危患者:建议手术+术后管理就像拆除定时炸弹,需要彻底清扫病灶。现在很多医院采用微创切口,疤痕隐蔽,恢复更快。🔍 低危患者:可考虑密切监测但必须满足3个条件:每3-6个月做高清超声检查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团队跟踪患者心理素质好、依从性高划重点:我国患者的随访依从性普遍不理想,很多人检查一两次就松懈了,这非常危险!五、给女性的健康建议1️⃣ 每年必查:甲状腺B超(尤其是有结节史、家族史者)2️⃣ 关注颈部:洗澡时触摸颈部,发现肿块及时就医3️⃣ 调节情绪:焦虑、抑郁会加重甲状腺负担4️⃣ 少吃海带:控制碘摄入量,避免刺激甲状腺最后的话作为医生,我见过太多患者因为“癌小”而轻视,也见过积极治疗重获健康的案例。想告诉大家:“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一无所知。早发现、早判断、科学应对——这才是战胜疾病的终极武器。”如果这篇科普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关心的TA。我是费健医生,在瑞金医院和网络平台等你,一起守护甲状腺健康!推荐理由:本文综合国际权威指南与真实临床数据,由深耕甲状腺领域30年的专家撰写,助你用最短时间掌握最关键的防癌知识。 

费健 2025-07-15阅读量42

甲状腺结节“良恶...

病请描述:甲状腺结节“良恶难辨”?别慌!蛋白侦探来帮忙,精准识别免开冤枉刀! 作者: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擅长甲状腺外科手术及微创消融治疗,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奖等。全网科普粉丝超100万,致力提供专业、精准的甲状腺健康知识。) 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费健医生。在门诊,我每天都会遇到拿着甲状腺B超报告忧心忡忡的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们。看到报告上写着“甲状腺结节”,心里难免打鼓:这到底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尤其是当医生提到“滤泡性肿瘤”时,很多朋友就更焦虑了。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咱们国家的科学家们,在甲状腺结节精准诊断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解决了那个让医生和患者都头疼的“滤泡性肿瘤良恶难辨”的世纪难题!这项重量级的研究,就来自西湖大学医学院郭天南教授团队,联合了国内外众多顶尖专家,发表在顶级的《EMBO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 为什么“滤泡性肿瘤”让人这么纠结?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小烦恼: 1.     长得太像“双胞胎”了! 滤泡状甲状腺腺瘤 (FTA,良性) 和 滤泡状甲状腺癌 (FTC,恶性),在显微镜下看细胞形态,简直像“双胞胎”一样难以区分! 2.     术前诊断“失灵”! 我们常用的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或者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就是在结节上扎一针取点细胞看看),都很难在手术前准确判断它到底是良性的FTA还是恶性的FTC。 3.     “金标准”的无奈: 目前最可靠的判断方法,竟然是手术后把整个结节切下来,由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仔细寻找是否有“包膜侵犯”或“血管侵犯”这种恶性的证据。这意味着,很多良性的结节也被“一刀切”了,不仅让患者白挨一刀、留下疤痕、可能面临终身服药(甲状腺功能减退),也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科学家们的“破冰”之旅:从基因到蛋白 郭天南教授团队深知这个痛点。他们联合了中国和新加坡共24家顶级临床中心,收集了超过1500名患者、近2500份样本的海量数据,决心要找到更精准的术前诊断方法。 ·       第一步:基因探索遇瓶颈。 他们首先用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了60多个可能与甲状腺癌相关的基因。结果发现:FTA和FTC的基因突变模式非常相似,只是某些基因(如TERT, NRAS)在恶性的FTC里出现频率稍高一点,但没有找到某个基因能明确判定良恶性。基于基因构建的诊断模型效果一般(AUC=0.67,简单理解就是准确度不太够)。 ·       第二步:蛋白质组学大显身手! 既然基因层面走不通,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接近生命活动“执行者”的层面——蛋白质!他们运用了尖端的“TMT定量质谱技术”,在大量样本中检测分析了超过1万种蛋白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找到了187个在良恶性滤泡肿瘤中表达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 “24蛋白侦探团”诞生,精准识别立大功! 找到差异蛋白只是第一步。如何从中筛选出最核心、最有效的“侦探”来构建诊断工具呢?研究团队运用了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像训练最精明的侦探一样,最终锁定了24个核心蛋白质,组成了高效的“蛋白分类器”。 这个“侦探团”有多厉害? ·       火眼金睛: 在最初的测试中,它对良恶性滤泡肿瘤的区分准确度极高(AUC高达 0.953),远远甩开了基因模型! ·       实战检验,表现稳健: 为了让它更贴近临床实际应用(毕竟检测一万多种蛋白成本太高),科学家们又开发了更经济、更快速的“靶向质谱检测(PRM)”版本,专门瞄准这24个关键蛋白。 o   在多个独立医院的回顾性样本(就是过去保存的病例样本)中验证,准确度依然优秀(AUC 0.871 - 0.853)。 o   最激动人心的是在前瞻性的FNA活检样本(就是像门诊穿刺那种新鲜样本)中的表现: §  虽然总体AUC略有下降(0.781,部分因为样本量小和FNA本身的局限性),但其阴性预测值(NPV)高达95.7%!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这个分类器说“不是恶性”,那它有95.7%的把握是对的! 这个“排除恶性”的能力太关键了! 这项突破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朋友们,这项研究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1.     避免“白挨一刀”! 高达95.7%的阴性预测值意味着,未来很多被诊断为“滤泡性肿瘤”但实际是良性的患者,有望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想想看,少了手术创伤、颈部疤痕、终身服药的可能,生活质量将大大提高。 2.     术前诊断更精准! 为医生在手术前提供更可靠、更客观的诊断依据,让治疗决策(是做消融?还是需要手术?手术范围多大?)更加精准、个性化。 3.     展现“中国智慧”! 这是多中心、大样本、融合了前沿蛋白质组学和人工智能的典范研究,代表了我国在甲状腺精准医疗领域的领先水平。 4.     未来可期! 这种基于蛋白质组学+机器学习的策略,不仅适用于甲状腺滤泡肿瘤,未来很可能推广到其他在显微镜下难以区分的肿瘤类型,惠及更多患者! 费主任的推荐理由: 作为一名在甲状腺外科奋战了30多年的医生,我深知术前精准诊断滤泡性肿瘤的困难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和焦虑。郭天南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真正抓住了临床痛点,是转化医学的典范。 ·       数据硬核: 24家中心、1500+患者、2400+样本,这样的规模确保了结果的可靠性。 ·       方法先进: 从海量蛋白质中筛选出核心标志物,结合AI建模,代表了诊断技术的前沿方向。 ·       临床价值巨大: 尤其是FNA样本中展现的高阴性预测值,具有即刻转化应用的巨大潜力,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实在在地改变临床实践,让更多患者受益。 结语: 甲状腺结节很常见,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也不再是“无解之谜”。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像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这样的前沿研究,正在不断为我们照亮精准医疗的道路。请大家对医学进步保持信心,也无需过度焦虑。保持良好心态,定期体检,如有问题,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相信科学,相信医生,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您的“颈上蝴蝶”! 健康人生,从健康甲状腺开始! 费健 于瑞金医院  

费健 2025-07-15阅读量23

瑞金新增千张床位! ...

病请描述:瑞金新增千张床位! 费健医生:顺便聊聊你脖子上那只“小蝴蝶”的守护指南(必看) 文章出处: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费健主任医师撰写,结合瑞金医院最新发展动态及专业医学知识。作者介绍: 费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外科手术与微创消融“双栖”专家。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奖等多项荣誉。深耕线上科普,全网粉丝超百万,线上咨询超10万人次,致力于提供最专业、易懂、贴心的健康知识。推荐理由: 瑞金医院正在大力拓展,新增超千张床位!这不仅是医院的大事,更是我们老百姓健康保障的升级。费健主任借此契机,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跟大家聊聊我们脖子上那个重要的“小蝴蝶”——甲状腺,以及如何守护它的健康。内容权威、实用,语言亲切,特别适合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朋友们阅读。 瑞金医院“扩圈”啦!聊聊咱脖子上的“小蝴蝶”与健康未来 大家好,我是费健,瑞金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最近咱们瑞金医院可是有大动作,金山院区、闵行院区、嘉定院区都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或刚升级完,加起来新增床位超过一千张!(金山400张装修中,闵行500张打造研究型医院,嘉定二期新增600张,总床位达1400张!)看到医院不断壮大,能服务更多市民,作为其中一员,我也特别高兴! 这让我想到,医院“扩圈”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大家的健康。今天呢,我也想借这个机会,跟各位好朋友,尤其是姐妹们(我知道你们更关注细节!),聊聊我们身体里一个特别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小零件”——甲状腺。它呀,就安安静静地待在我们脖子前面,形状像一只展开翅膀的小蝴蝶,虽然个头不大,却是掌管我们身体“能量代谢”的大管家! 为什么甲状腺健康特别值得关注? 简单说,这个小管家要是“闹情绪”(功能异常)或者“长了小疙瘩”(结节),影响可大了!你可能感觉: 莫名的心慌手抖、怕热多汗、吃得多还瘦? (可能是甲亢,管家太勤快了!) 总是没精神、怕冷、浮肿、体重增加? (可能是甲减,管家偷懒了!) 脖子好像有点粗?或者摸到个小包块? (可能是甲状腺结节或肿大) 尤其是甲状腺结节,现在体检发现的特别多!别慌,先听我说,绝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好邻居”。但正因为发现得多,我们更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管理它。 费医生的贴心“护蝶”小课堂: “蝴蝶”的悄悄话:留意这些信号! 脖子变粗或摸到肿块(哪怕不疼) 声音无缘无故嘶哑或改变 吞咽时感觉有点卡,或者呼吸困难(比较少见,通常结节较大时) 前面提到的那些“能量异常”信号:心慌、怕热/怕冷、体重异常变化、情绪大起大落、容易疲劳等。 记住: 很多甲状腺问题早期根本没感觉!定期体检是关键。 体检报告上的“结节”?先深呼吸! 超八成是良性! 就像皮肤上长个痣,大多数结节安分守己,定期观察就好。 看懂B超“关键词”: 医生会看结节的大小、形状(规则不规则)、边界(清不清晰)、内部结构(是实心还是囊性)、有没有钙化(尤其是微钙化)、血流信号等。别自己吓自己,交给专业医生解读。 甲功检查很重要: 抽血查甲状腺功能(TSH, FT3, FT4等),看你的“小管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如果医生说“需要干预”,有哪些选择? 密切观察: 对于小的、低风险的良性结节,定期复查B超和甲功是最好的策略。 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调节甲状腺功能(如甲亢、甲减),对缩小结节效果有限。 传统外科手术: 适用于较大的良性结节压迫气管/食管、怀疑或确诊为恶性(甲状腺癌)、或者有美容需求。技术成熟,效果确切。我们瑞金医院外科团队在这方面经验非常丰富。 微创消融技术(我的“拿手戏”之一): 对于部分中等大小、良性的、有症状(如颈部不适、压迫感)或影响美观的结节,这是个好选择!就像用一根细针,在超声精准引导下,“点对点”地把结节“加热消除”。创伤小(针眼)、恢复快(通常当天或隔天就能回家)、疤痕几乎看不见,特别适合爱美的朋友。如果是甲状腺微小癌,需要找费医生做专业评估。 选择哪种方式? 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需要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结节性质、大小、位置、个人意愿等)综合判断。记住,多和你的医生沟通,了解清楚利弊! 日常如何爱护你的“小蝴蝶”? 均衡饮食: 碘摄入要适量。咱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吃加碘盐就够了,海带紫菜这类超高碘食物别天天当饭吃。保证优质蛋白、蔬果摄入。 远离辐射: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颈部X光、CT等(必要检查时做好防护)。远离核污染风险区。 管理情绪,保证睡眠: 长期压力大、熬夜可是很多内分泌疾病的“催化剂”,甲状腺也容易受影响。学会放松,睡个好觉! 戒烟限酒: 烟草对甲状腺很不友好。 定期体检: 尤其是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自己曾经有过问题的朋友,建议每年做一次甲状腺B超和甲功检查。 回到瑞金医院的“大动作”: 看到金山、闵行(那个“生命综合体,健康会客厅”的理念真棒!)、嘉定院区的新进展,特别是嘉定二期优化了妇科、儿科等布局,新增了大量车位,我深切感受到医院在努力让优质的医疗资源离大家更近、就医体验更好。这意味着,未来大家,无论住在上海的哪个区域,需要更专业的甲状腺检查、评估或治疗(无论是观察、用药、传统手术还是微创消融),都能更便捷地获得瑞金医院同质化的高水平医疗服务。这是我们作为医者最希望看到的——守护健康,没有距离。 最后费医生想说: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关注甲状腺,就是关注我们身体的“能量引擎”和“情绪开关”。别忽视脖子上的任何小变化,但也别被“结节”二字吓倒。科学认识、理性对待、定期检查、及时沟通,是应对甲状腺问题的“黄金法则”。我做了30多年外科医生,也做了不少微创消融,深知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性。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大家。我是费健医生,在瑞金医院,也在线上(全网百万粉丝的平台),随时准备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如果大家有甲状腺或其他普外科方面的疑问,也欢迎在合规的平台上咨询。祝大家都能拥有健康、有活力的“小蝴蝶”,享受美好生活!  

费健 2025-07-08阅读量124

治疗复发型椎间盘突出翻修又一...

病请描述:      UBE技术是这两年脊柱外科发展迅猛的一项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基本上可以涵盖脊柱大部分手术,号称外科手术的内镜化替代手术。        本人根据临床一些经验积累,UBE治疗腰椎非融合手术的最佳优势和适应症如下:1、腰椎椎管狭窄症;2、复发型椎间盘突出;3远外侧综合征;下面就一例复发型椎间盘突出病例介绍如下:        男性,38岁,‘腰椎间盘突出术后2年,再发下肢疼痛3月’入院,2年前行后路微创椎板间内镜下髓核摘除,患者存在先天性发育异常,骶骨椎板裂。患者比较年前,没有明显腰痛等腰椎不稳正常,建议可以保留脊柱运动单元,再次行髓核摘除手术。术后患者下肢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手术中视野清晰,疤痕粘连分离在放大视野下比较容易完成!

赵洪 2025-05-28阅读量1133

疤痕增生治疗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43455
痤疮,白癜风,特异性皮炎,湿疹,荨麻疹,药物性皮炎,寻常疣,丝状疣,脚气(足癣),灰指甲(甲癣),黄褐斑,银屑病,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的诊治。开展了痤疮专病和白癜风专病门诊,治疗经验丰富。
1.各种瘢痕的综合治疗:包括手足四肢创伤后瘢痕的功能和美学治疗;②躯干部位瘢痕功能和美学治疗;③头面部瘢痕的美学修复和激光治疗等。2.手足四肢各种先天畸形和创伤畸形的整形治疗及皮瓣修复。复拇,多指(趾),并指(趾),短指,分裂手等各种复杂先天手畸形的整复和美学治疗,创伤后四肢畸形的功能和美学治疗及拇外翻整形手术等。3.指甲(趾甲)整形,先天短宽等畸形指甲及各种创伤后指甲整形,甲沟炎的美学根治整形等。4.各种整形和美学手术等,特别是各种痣及癍,浅表肿物的美学切除。5.肢体的康复治疗,特别是肢体畸形术后的康复,瘢痕的淡化,有着丰富的经验。
1、瘢痕及体表小肿物的精细化修复(包括面部及躯干陈旧外伤瘢痕精细化手术修复、片状瘢痕激光治疗等等);2、病理性瘢痕的手术+综合治疗(包括病理性瘢痕超减张精细修复+术后放疗、注射、激光等综合治疗)3、病理性瘢痕的非手术治疗(药物注射、激光、外用药物、康复治疗);4、外伤及手术后瘢痕的早期干预(药物、减张、激光治疗等等)。( 问诊范围:瘢痕疙瘩/疤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疤痕、陈旧性瘢痕/疤痕、浅表性瘢痕/疤痕、凹陷性瘢痕/疤痕、挛缩性瘢痕/疤痕、痤疮瘢痕/疤痕、痘坑、各类外伤及手术后瘢痕/疤痕、陈旧烧烫伤瘢痕/疤痕等的手术、激光、放疗、药物注射等综合治疗与护理预防。 )
评分:10
问诊量:1371
专长各种整形美容手术,体表各种瘢痕的治疗,各种复杂创面的修复,颜面部和肢体功能重建,体表特别是四肢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治疗,面瘫、乳房再植、四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手足部畸形的矫形和功能重建。对手足及四肢创伤的治疗,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四肢创面修复及功能重建,各种带蒂及游离皮瓣移植,骨髓炎及骨感染的治疗,各种先天畸形的矫治等方面有较深研究。

疤痕增生治疗相关医院 更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505.0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126.6万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33.4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20.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