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氧疗是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快速并且有效地改善ILD患者的低氧状态,预防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心血管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但是,不恰当的吸氧对机体是有害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氧血症在许多情况下可能导致更糟糕的结果,容易造成肺部高氧状态,产生活性氧中间体,从而导致肺损伤,加重ILD。因此、在使用不同氧疗方式的时候,应该注意吸氧的浓度、时间,避免患者出现低氧血症或高氧血症,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病情。 一、无创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NPPV)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是通过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辅助的通气方式。 NPPV是一种可用于ILD急性加重(AE-ILD)患者的呼吸管理技术,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相比,其疗效更好而不良反应更少。NPPV治疗可对呼吸道提供不同压力支持通气,升高肺泡压力,复张萎陷肺泡,增加肺容积、功能残气量,提高肺活量,改善肺弥散功能、通气/血流比例,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另外还有助于降低呼吸功耗和氧耗,解除患者呼吸肌疲劳,进而改善患者机体和精神症状,促进ILD患者肺功能康复。此外,ILD患者并发呼吸衰竭后活动耐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升高,同时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减少,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而NPPV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报道称,早期无创通气的使用可以减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且与患者生存相关。 在急性呼吸衰竭的免疫抑制患者中,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相比,早期启动NPPV可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率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提高出院的生存可能性。因部分ILD患者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故NPPV在呼吸衰竭并且免疫受到抑制的ILD患者中可能是有效的。 二、经鼻高流量氧疗 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nasalcannula,HFNC)是一种以高流速将加热、加湿后的氧气输送到鼻腔的技术,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一种针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新型氧气疗法。该氧疗技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不适,并且与无创正压通气相比,HFNC不存在呼吸机面罩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因此依从性和舒适性要优于NPPV。在治疗急性加重的特发性肺纤维化(AE-IPF)患者时,HFNC可通过吸入相气道压力帮助患者克服肺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促进支气管和肺泡扩张,增加肺活量及呼吸面积,此外还可以提高氧气弥散能力及通气/血流比,达到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呼气相气道压力促进萎缩肺泡重新开放,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肺内分流,使肺泡氧合增加,纠正患者缺氧。 一项纳入66例使用HFNC治疗AE-ILD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的耐受性良好,约40%的患者出现氧分压的改善,并能够成功脱离HFNC。此外,在HFNC开始后24h的血氧饱和度/吸入气氧浓度(SpO2/FiO2)值是HFNC治疗成功的一个预测指标。另一项纳入80例AE-IPF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HFNC用于AE-IPF的治疗效果较储氧面罩氧疗好,利于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提高其肺功能。此外,该研究结果显示,HFNC组治疗期间气管插管率、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储氧面罩氧疗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储氧面罩氧疗组,提示HFNC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并且其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AE-ILD患者中,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增加了并发肺炎的风险。由于适当的加热和湿化,无须插管等阻塞口腔的装置,HFNC有助于口腔护理和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少了吸人性肺炎的风险。此外,经HFNC治疗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插管率低于经NPPV治疗的患者。因此,对AE-ILD患者进行HFNC治疗有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三、家庭氧疗 根据低氧血症的性质和治疗方式的不同,家庭氧疗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有动态氧疗、夜间氧疗及长期氧疗。 1、动态氧疗 大多数ILD领域的专家建议对运动性低氧血症患者进行动态氧疗,特别是当其运动耐量受损或氧疗后症状稍微改善时。鉴于ILD患者存在明显的运动性低氧血症,一些研究探讨了在运动过程中进行氧疗的效果。研究显示,在运动时吸氧或吸高浓度氧(FiO2为50%~60%)的情况下,ILD患者的运动耐力、运动时间、Borg呼吸困难评分及运动时的氧合均有显著改善。这表明适当地纠正运动性低氧血症可能是缓解呼吸困难的关键。 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发现,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在日常活动中使用有规律流量的便携式氧气集中器,添加或不添加额外的无创通气支持)对ILD患者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研究显示,在运动期间使用无创通气支持与长期氧疗相结合显示出有益的效果,特别是改善了血氧饱和度。 2、夜间氧疗夜间低氧血症在ILD患者中很常见,据报道,大约1/3的患者,即使在没有确定的睡眠呼吸障碍的情况下也会存在夜间低氧血症。夜间低氧血症是一种潜在的生理损伤,与IL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及不良预后有关。因此,对于没有睡眠呼吸障碍等其他原因所致的夜间低氧血症患者,推荐进行夜间氧疗。 3、长期氧疗长期氧疗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长期低流量吸氧,每天连续使用氧气不少于15h,并持续达6个月以上,使氧分压提升到60mmHg以上即SpO2>90%。美国胸科学会(ATS)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对于患有严重慢性静息状态下低氧血症的成年ILD患者,应进行至少15h/d的长期家庭氧疗。2015年英国胸科学会(BTS)指南建议PaO2<55mmHg的ILD患者应进行长期氧疗。 四、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氧疗 2016年经国际工作组专家分析后指出,给予AE-IPF对症治疗及氧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氧疗也成为目前治疗IPF的主要手段。AE-IPF患者通常需要高浓度氧疗立维持SpO2>90%。然而标准的经鼻导管吸氧通常很难满足AE-IPF患者吸氧流量的需求,因此目前主要的IPF氧疗手段包括储氧面罩氧疗及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两者均具备疗效好、舒适性高、不影响患者正常饮食与交流等优势,患者接受度均理想,但其应用的优先性及局限性目前仍备受争议。 Mallick等回顾了9项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机械通气的IPF患者预后的研究报告,发现短期死亡率即出院后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94%,因此机械通气并不能降低重症IPF患者的死亡风险。此外,另一项研究显示,在ICU接受机械通气的纤维化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中,30天、6个月和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22%、3.7%和3.7%。因此,2011年的ATS/欧洲呼吸学会(ERS)/日本呼吸学会(JRS)/拉丁美洲胸科学会(ALAT)IPF指南指出,对IPF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不推荐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但在少数患者中,机械通气可能是一种合理的干预措施。目前认为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并不能使AE-IPF患者获益,但无创通气对于出现呼吸衰竭的部分AE-IPF患者是可行的,特别是呼气末正压通气可使AE-IPF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上升,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但是,错误的NIPPV操作使患者死亡风险增加,一项研究发现高呼气末正压(PEEP)与较差的预后相关,可能是由于IPF患者的肺组织易受损,而高PEEP使肺组织的损伤进一步加重。因此,为了减少气压创伤的风险,有一种倾向是使用低潮气量作为保护性通气策略来治疗ILD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 对于满足肺移植标准的AE-IPF患者来说,单独机械通气或联合体外膜氧合(ECMO)都是使AE-IPF患者顺利过渡到肺移植的合理方案,联合ECMO可为可能死亡的AE-IPF患者提供生存的机会。 另外,静息状态下存在低氧血症[PaO2<55mmHg和(或)SpO2<88%]的IPF患者推荐进行长期氧疗。虽然长期家庭氧疗对IPF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小,但其可以显著缓解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低氧血症是ILD的重要临床表现,与ILD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的数据表明,在ILD患者中使用氧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益处,且安全性较高。但是关于ILD患者给予氧疗的时机与方式仍存在争议,并且不同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的ILD患者的氧疗方式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个体化氧疗策略。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确定氧疗的疗效,以及氧疗的最佳标准和给氧方式,以更好地改善IL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王智刚 2022-10-23阅读量3814
病请描述: 阴茎康复的概念是在1997年由Montorsi提出,通过对阴茎进行刺激及充血,有助于阴茎勃起功能恢复。欧洲泌尿外科指南(EAU)指南推荐前列腺癌术后早期进行阴茎康复。我中心每年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术1000例以上,大部分患者在术后接受阴茎康复治疗,部分患者可成功进行性生活,以下为本中心通过阴茎康复成功恢复性生活3例患者,现予以分享。通过药物及负压泵成功恢复患者性功能病例1 患者,男性,47岁,PSA升高至5.19ng/ml,前列腺穿刺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6分,穿刺12针中1针阳性,鉴于患者年龄较轻,术后有性生活欲望,遂进行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6分,前列腺癌细胞局限于前列腺内,瘤荷<1%。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后进行阴茎康复训练,通过小剂量希爱力口服加负压泵阴茎负压训练。术后1月,患者可以自然勃起,但是仍需要负压泵辅助勃起;术后3月余,患者能够自然勃起,勃起维持时间较前明显延长;术后8月,患者能够自主进行性生活,勃起时间及阴茎硬度基本恢复术前水平。述评:PDE5抑制剂在前列腺癌术后ED中的应用 根据EAU指南,对于前列腺癌术后ED患者,PDE5抑制剂是一线治疗方案,常用口服治疗方案包括他达那非(希爱力)及西地那非(万艾可)。PDE5抑制剂能够激活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G,引起阴茎血供增加,进而促进阴茎勃起。前列腺癌术后的ED患者对于PDE5抑制剂反应较正常人偏弱,患者年龄以及保留性神经与否对于前列腺癌术后性功能保留至关重要。对于保留性神经的前列腺癌患者,对于PDE5抑制剂的反应率介于35%-75%,而未保留性神经患者,PDE5抑制剂反应率介于0-15%。早期每日应用PDE5抑制剂能够更好的保护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助于保留性神经患者术后阴茎自发勃起。 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阴茎缩短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PDE5抑制剂能否有助于阴茎长度恢复?国外一项研究评估前列腺癌术后阴茎长度变化,以及那些因素能够影响阴茎长度的改变,结果发现术前更高的勃起功能IIEF评分,以及持续应用PDE5抑制剂是患者阴茎长度恢复与否的重要因素,术后持续服用PDE5抑制剂也有助于预防阴茎萎缩。 对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会引起患者性欲低下,性活动下降或丧失。对于这样的患者,日常服用PDE5抑制剂有助于夜间勃起功能的保留,更好维持阴茎血供,保护患者性功能,在内分泌治疗结束后患者性功能恢复会更快。另外,对于放疗患者, PDE5抑制剂治疗也有助于患者性功能恢复。Zelefsky等对接受放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阴茎康复后发现,每日服用PDE5抑制剂,在放疗结束后患者性功能恢复更快。通过药物及负压泵成功恢复性功能病例2 患者,男性,67岁,PSA升高至12ng/ml,前列腺穿刺示前列腺癌,GS评分6分,前列腺穿刺12针中2针阳性,对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7分,右精囊腺受侵犯。该患者术后予以辅助内分泌治疗,患者PSA控制良好。停止内分泌治疗后,患者有意愿进行性生活,但无法自主勃起,遂进行阴茎康复训练。通过反复使用阴茎负压泵,掌握负压泵及紧缩环使用技巧后,患者成功进行性生活,患者及家属均表示满意。述评:VED的使用方法及作用机制 真空负压勃起装置(VED)于1982年获FDA批准,并逐渐在临床上得以应用。VED通过将真空筒套于阴茎上,按动真空泵使其产生负压吸引,阴茎胀大并逐渐达到勃起状态后,将缩窄环套于阴茎根部,从而阻断静脉的回流,维持勃起状态。VED的治疗机制:①负压:通过多次的负压吸引使阴茎海绵体充盈,提高氧分压,恢复“自身充氧”,恢复阴茎海绵体白膜的弹性;②心理:治疗中目睹阴茎的充分勃起对患者的心理障碍起到良好的生物反馈治疗效果;③软组织扩张:通过机械牵拉的方法达到刺激组织生长,反复的负压吸引通过软组织扩张效应可使阴茎长度及周径得到一定增长。 目前较多研究报道前列腺癌根治术后,使用VED能够有效促进阴茎勃起功能,有效率在84%-95%之间,夫妻关系以及男性自尊得到显著提升,患者及配偶满意度在80%以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被EAU指南推荐为前列腺癌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一线治疗选择。国外有研究评估109例患者前列腺癌术后VED的早期应用价值,一组在前列腺癌术后1月开始应用VED,至少每周两次,第二组为对照组,没有接受过治疗,结果发现VED治疗组更高比例的患者可以进行性生活。在阴茎长度恢复上,有研究发现前列腺癌术后应用VED在促进患者性功能恢复的同时,也有助于阴茎长度的维持;早期进行VED治疗(术后1月开始治疗)的患者,在术后3月及术后6月国际勃起功能IIEF评分较VED治疗较晚组(术后6月开始治疗)更高,阴茎萎缩的比例也更低。 少数患者在开始使用VED时,会出现阴茎水肿,疼痛和不适,个别患者阴茎会有瘀斑。大多数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同VED使用方法不熟悉或张力环的选择不当有关。另外,紧缩环束缚阴茎根部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否则可能会引起阴茎皮肤坏死。尽管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勃起功能较术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大多数患者在应用VED后能够进行性生活,是性生活频率不高,不想接受药物及手术治疗患者较好的治疗选择。通过阴茎假体成功恢复性功能病例3 患者,男性,55岁,PSA升高至5.24ng/ml,前列腺穿刺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7分,12针穿刺中5针阳性,该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7分。该患者术后PSA控制良好,开始进行阴茎康复训练。患者在口服希爱力及应用负压泵后阴茎勃起较前好转,可以进行性生活,但患者及配偶对此仍不满意。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患者接受阴茎假体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6周,患者自主进行性生活,患者及其家属均表示性生活满意度较前均明显升高。述评:阴茎假体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现在阴茎假体的一般有三种:硬性,半硬性和可膨胀性阴茎假体。当药物、心理疗法或海绵体注射药物、负压疗法等治疗无效时,阴茎海绵体植入可膨胀支撑体成为最后的选择,被病人或医生称为“植入自信”、“植入幸福”的手术。阴茎假体植入手术能够显著恢复阴茎硬度,提高勃起功能(患者满意度92-100%,配偶满意度91-95%),被EAU指南推荐为其他治疗方法不佳勃起功能障碍的终极治疗手段。 有研究对54例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予以分析,一组接受PDE5抑制剂,另一组接受PDE5抑制剂+阴茎假体植入术,经过2年随访,阴茎假体植入组阴茎勃起功能恢复更佳。一项研究随访71例接受阴茎假体植入患者,97%的患者表示阴茎假体植入术效果更佳。患者生理性适应阴茎假体大约需要6个月,这些患者会随着性欲提高,性满意度随之升高,悲伤、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下降。 阴茎假体植入术常见并发症为机械故障以及感染,但随着外科技术以及器械的进步,这些并发症发生率越来越低。术中及术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使得感染发生率低至2-3%,应用抗生素涂层的阴茎假体,感染发生率可低至1-2%。对于阴茎假体植入术患者而言,高危因素包括免疫抑制,糖尿病,脊髓受损,当发生感染时,需要移除阴茎假体,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开展的阴茎康复综合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对于前列腺根治性治疗所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应用阴茎负压泵及PDE5抑制剂基础上,对于效果仍欠佳的患者选择阴茎假体植入术,接受治疗的患者对于性生活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目前,包括阴茎假体植入术在内的阴茎康复综合治疗已成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的优势与领先技术。
叶定伟 2020-06-13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