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锌,这个常被忽视的微量元素,实际上在儿童成长道路上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它不仅是推动儿童身体发育的“隐形引擎”,更是守护他们智力成长的“神秘守护者”。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并未充分认识到锌的重要性,忽视了日常饮食中锌元素的补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深入揭示锌对儿童成长发育的深远影响。 在遥远的伊朗乡村,曾有一群孩子因身材矮小、发育迟缓而备受瞩目。他们与同龄孩子相比,身高明显不足,生长发育严重滞后,甚至智力也显得较为低下。这些孩子的皮肤状况糟糕,色素沉着严重,还伴有贫血和肝脾肿大的症状,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家长们焦急万分,医生们也是束手无策。 直到营养学家介入调查,他们才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些孩子的症状与动物实验中缺锌的小白鼠所表现的症状极为相似。于是,营养学家们决定为这些孩子补充锌制剂。 令人惊叹的是,在补充锌制剂后的短短数月内,这些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食欲大增,生长发育迅速,身高和体重都有了明显的增长。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的智力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变得更加聪明活泼。这一切的改变,都得益于那曾经被忽视的微量元素——锌。 那么,如何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锌呢?其实,锌元素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食物中,如瘦肉、蛋类、奶类、豆类以及坚果等。家长们可以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让孩子摄取多样化的营养,从而满足身体对锌的需求。同时,对于已经出现缺锌症状的孩子,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锌制剂进行补充。 锌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多重且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点不容忽视。它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降低患病风险,还具备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对于受伤的儿童来说尤为关键。此外,锌还是维持正常味觉和嗅觉功能的关键因素,使得孩子们能够充分享受美食带来的满足感。 综上所述,锌无疑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微量元素,它在身高增长、智力发育、免疫力提升等多个层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家长们应当深刻认识到锌的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和必要的营养补充,确保孩子摄入充足的锌元素,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长发育 2024-05-21阅读量2396
病请描述: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组织中。淋巴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免疫系统,负责过滤、清除和识别身体内的异物,包括细菌、病毒、癌细胞等。淋巴瘤与其他类型的癌症不同,因为它起源于淋巴系统本身,并且多样化程度很高,可能会影响整个身体。 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淋巴瘤类型及诊断 -淋巴瘤症状 -淋巴瘤治疗 1.淋巴瘤类型及诊断 淋巴瘤有两种主要类型: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组织的一种癌症,表现为单个淋巴结或淋巴组织区域的肿胀。此外,患者可能还感到乏力、发热或出汗。这种类型的淋巴瘤通常生长缓慢,而且较易治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所有淋巴瘤病例的大约30%。其他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毛细胞淋巴瘤和滤泡中心淋巴瘤等。这些类型的淋巴瘤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并且生长速度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淋巴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体检、血液检测以及淋巴结或组织活检,以确定病情进展情况。如果疑似淋巴瘤的症状出现,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2.淋巴瘤症状 淋巴瘤症状因患者的种类、年龄和病情而异。然而,以下症状可能表示出现淋巴瘤: -一个或多个肿大淋巴结 -持续或反复发热 -疲劳感 -体重下降 -夜间出汗 -皮肤瘙痒或其他皮肤变化 -肝脾肿大 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深入了解病情并确诊淋巴瘤。 3.淋巴瘤治疗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病情而有所不同。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化疗: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化疗可以口服或注射。 -放疗:使用高能辐射杀死癌细胞。 -免疫疗法:利用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骨髓或干细胞移植:用患者自身或其他人的干细胞代替受损的骨髓细胞。 -手术:在淋巴结或有组织被活检时手术切除。 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遵守相应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调整、锻炼等,以帮助减轻痛苦并促进康复。 总之,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淋巴系统对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止淋巴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出现淋巴瘤症状,应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并积极配合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淋巴瘤的治疗将变得更加有效和安全。 编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院区,骨软组织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治医师,屈国伦
屈国伦 2023-05-22阅读量1420
病请描述:肝硬化是指可由各种病因(部分肝炎病毒、慢性酒精中毒、药物、毒物、自身免疫、胆汁淤积等)引起的以肝脏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出现肝细胞散在广泛破坏、肝细胞减少以及胶原合成增加和降解减少,残存肝细胞再生,同时残存的肝小叶被改建为假小叶,假小叶为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变化;这一过程中,伴有显著的肝内外血管异常增殖。一般可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可能并不明显,或可能仅仅存在乏力,纳差、腹胀腹泻等非特异性不适症状,病程进展相对缓慢,使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诊断相对困难,存在漏诊,误诊的可能。失代偿期肝硬化 患者临床症状突出,其临床症状包括由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两大类临床表现,这一阶段还可能发生并发症,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并发癌变、感染、肝性脑病等,当出现上述并发症时,治疗效果差,有一定的死亡率。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是我国的一大健康负担。在世界范围内,肝硬化是第14大常见死因;在中国,大约有3亿人受到肝病的影响,中国占全球肝硬化死亡的11%。所以,对于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的疾病应早期干预,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进展。 胆囊结石在全世界及我国都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与家族遗传史、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等相关因素有关;近些年来,随着整体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较前有所提升,人民群众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有所上升。2020年调查的总样本中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为8.1%。研究胆囊结石的病因、机制、对于胆囊结石的预防和治疗均有帮助。关于一般人群中胆囊结石的相关研究较多,有相关文献指出高龄、女性、妊娠、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脂饮食、家族史等是胆囊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 在肝硬化这一疾病发生发展之中,可能会有并发症的出现,胆囊结石即是其较常见并发症,以前国内外均有研究者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进行分析研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外国学者对61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随着病程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病程2年的肝硬化患者其胆囊结石发生率为6.5%,病程4年、6年、8年发病率均较之前上升,病程8年的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达到了40.9%,远远超过病程2年患者的发病率。而国内的研究表明,某些血清生化指标可能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包括直接胆红素、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独立影响因素。 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后,其临床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也可能被肝硬化本身的腹部症状所掩盖,导致漏诊、误诊、耽误患者病情;同时,胆囊结石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治疗,而我们知道肝硬化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维生素K缺乏,导致与维生素K相关的凝血因子缺乏,进而影响凝血功能;部分肝硬化患者可能存在门静脉高压,进而出现淤血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手术及术后出血风险。部分肝硬化患者可能合并低蛋白血症,且肝硬化患者抵抗力较低下。有文献指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本身难度增大及术后并发症增多。肝硬化患者合并有症状的胆囊结石的死亡率更高。 总之,肝硬化作为进行性慢性肝病,可分为代偿期及失代偿期,代偿期和失代偿期除了有相对应的临床表现之外,尚有胆囊结石等并发症存在可能,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包括如下:性别、年龄、病因以及部分生化指标包括胆红素、血脂、白蛋白、肝酶等。 本文选自:周少秋,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
赵刚 2022-02-18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一.经皮肾镜碎石术 适应证: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2cm以上的肾结石、体外碎石无效或伴有明显肾积水的2cm以下的肾结石、以及部分输尿管上段结石。 禁忌症: 1.全身性出血性疾病未控制、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合手术和传染性疾病活动期的患者。 2.身体严重畸形,不能保持PCNL体位者。 3.过度肥胖,皮肤到肾脏的距离超过穿刺扩张器的长度者。 4.肾内或肾周围急性感染未能有效控制或合并有肾结核者。 5.脾脏或肝脏过度肿大,穿刺建立通道过程中有可能引起损伤的患者。 6.糖尿病或高血压未纠正者。 术前准备: (1)术前明确诊断。常规做腹部平片(KUB)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阴性结石加做B超或CT检查。 (2)常规做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和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做24h尿液的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枸橼酸、镁、钾和肌酐检查,做血钙、磷、尿酸和甲状旁腺激素检查,查找结石的病因。患者如果排出过结石,做结石分析。 (3)术前交叉配血并备血400ml。术前1d做肠道准备,常规备皮。术前禁饮水。 术后处理: 1.术中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应用3~5d,根据情况可以使用1~3d止血药物(多数不用),如果术后出现发热,注意及时退热。肠蠕动恢复后恢复饮食。 2.术后卧床3d,做KUB或B超检查显示无残留结石,可以拔除导尿管、输尿管导管和肾造瘘管,2周内尽量减少活动。 并发症和处理: 1.术中出血术中出血影响操作时,可以暂停手术,封闭操作鞘,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10~20min后再行手术。如果出血不能停止,应该终止手术,留置肾造瘘管,并夹闭30~60min,待二期再行PCN。 2.肾集合系统损伤肾盂和肾盏的黏膜损伤一般不严重,出血多能自行停止,在肾穿刺扩张时,注意宁浅勿深,碎石时要视野清晰,与黏膜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肾盏结石不易暴露时,不必勉强,以免损伤盏颈血管。碎输尿管结石时,注意不要暴力进入输尿管,可以沿输尿管导管逐渐进入,以免损伤输尿管。 3.术中寒战由于结石合并感染、灌注液压力高造成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菌血症或毒血症,导致患者出现寒战。注意术中应用抗生素,灌洗液压力不要过大,注意出水通畅,定期取出肾镜放水,一旦出现寒战,可以静脉推注10~20mg地塞米松,注意灌洗液的加温和手术室保暖。 4.术中邻近脏器损伤术中胸膜损伤可能与穿刺点选择过高有关,穿刺时注意不要过高,在呼气末屏气后进针,能够减少胸膜损伤的机会,如果出现液气胸,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肝、脾和结肠损伤的机会不大,术前注意有无肝脾大,手术操作时注意穿刺和扩张不要太深,必要时辅以X线或B超等检查,避免肝脾结肠的损伤,一旦出现损伤,须行开放手术。 5.术后出血少量出血多数是由于输尿管导管和肾造瘘管刺激或术中的轻微损伤造成的,无须处理。大量出血可能是由于假性动脉瘘或动静脉瘤形成,应及早行放射介入做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 6.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手术中如果损伤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术后可能引起狭窄,如果出现损伤,应留置双J管,定期复查,如果出现狭窄,可以行肾盂输尿管内切开。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适应证: 1.肾和输尿管的单一和多发性结石; 2.部分性或完全性鹿角形结石; 4.孤立肾肾结石; 5.儿童原发性膀胱结石; 6.不透X线结石。 禁忌证 1.全身出血性疾病者。 2.妊娠妇女。 2.结石以下尿路梗阻。 3.严重感染控制不佳(发热)患者。 4.肾功能严重不全,肾萎缩。 5.全身情况不能耐受,如心肺功能严重障碍、传染性疾病活动期、糖尿病未控制者等。 6.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术前准备: 1.辅助检查 B超检查、泌尿系X线平片及CT等,以了解结石部位、大小、数量。尿常规检查以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等。 2.肠道准备 治疗前清淡饮食,减少肠道积气;手术清晨禁食,术前20分钟开始饮水1000ml,增加尿量,以便排出结石。 3.皮肤准备 术前清洁局部皮肤,减少表面油脂以利冲击波传入。 4.并发尿路感染治疗 对感染结石、尿常规白细胞较多者,碎石前至少抗感染治疗3天。 并发症: 1.血尿 血尿是冲击波对肾脏损伤的直接结果,损伤主要发生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表现为内皮破坏脱落及基底膜断裂,以叶间静脉和弓形静脉最常见,是体外冲击破碎石损伤的特征。 2.泌尿系感染 碎石时对尿路黏膜屏障的损伤,易诱发尿路感染及尿路梗阻,细菌经损伤组织间隙进入血液引起尿源性菌血症和败血症。 3.肾、输尿管绞痛 (1)碎石后排石过程中结石在肾盂出口及输尿管任何部位停留都可引起肾盂引流尿液不畅,导致肾盂压力升高,引起疼痛。 (2)碎石颗粒在输尿管内急性梗阻,可机械性刺激输尿管,致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引起输尿管绞痛。 注意事项: 1.对治疗前尿中有白细胞增多、有明显感染史,结石大、治疗后有引起尿路梗阻可能或感染性结石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以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加重。 2.治疗1~2周后复查B超或腹部X线平片,了解排石情况及残石的数量与部位,决定是否继续碎石或手术治疗。 3.需再次碎石者,肾结石相隔时间不小于2周;输尿管、膀胱结石不小于1周。 术后护理: 1.饮水 术后多饮水可以增加尿量,促使结石排出。一般饮水量为2500~3000ml。 2.运动 (1)肾结石患者术后卧床休息2~3天,少活动,多饮水。 (2)输尿管结石术后,宜多做垂直活动,如跳绳、跑步等活动。运动宜在喝排石中药或饮水后20~30分钟后进行。
吴玉伟 2020-03-27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