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综合
医生
就诊经验
问诊
预约挂号
重置
确定
该地区暂无可选医院,换个地区试试~
重置
确定
(可选多家医院)
选择科室
选择地区
VIP专享 问诊一单回本+号源提醒
去看看
就诊经验
我在10月1日在美容院做
斑
提取,10月中旬掉痂,在这期间,基本每天早晚涂生长因子,冻干粉、修护凝露,大宝。在此期间皮肤修复得还可以,但10月23日,左边脸颊长了2颗痘,在长痘期间继续用这些产品,后来
黄桂琴
副主任医师
皮肤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咨询医生
请问1痒吗?痛吗?2美容前的照片有吗?在美容院当时拍照没有?3做
斑
提取是什么产品?有化妆品号“妆字号”吗? 4你是油腻性皮肤吗?鼻口周有吗?5既往是过敏体质吗? 6市场上五花八门化妆品太多了?
邱老师你好,我是徐**,今天我来十院做131,就是我手术脖子上有很大的
斑
,今天医生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拍给你看一下,这个
斑
有好几个月了,我是今年6月1号做的手术
邱伟华
主任医师
门诊普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咨询医生
您是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颈清术后,手术非常大,但是您的皮肤
斑
,和手术没有直接关系,建议看看皮肤科
查看更多问答
为您推荐
健康号
朱小华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神经性皮炎,瘙痒症,脱发,白癜风,痣,龟头炎,慢性湿疹,红斑狼疮,掌跖脓疱病,病毒性疣,水痘,酒渣鼻,跖疣,丘疹,湿疹,痤疮,皮炎,天花,单纯性疱疹,毛囊炎,灰指甲,激素依赖性皮炎,原发性限局性皮肤淀粉样变,皮肤病,脂溢性皮炎,自体敏感性湿疹,疣,皮肤癣菌病,丘疹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痒疹,瘢痕,系统性红斑狼疮,斑秃,银屑病,痤疮样皮疹,尖锐湿疣,寻常痤疮,蕈样肉芽肿,皮疹,皮肤过敏,特应性皮炎,感染,单纯疱疹,疤痕,玫瑰痤疮,苔癣样皮炎,咨询服务,阴部疱疹,烫伤,癣,急性荨麻疹,疖,日光性皮炎,过敏反应,粉刺,搔痒症,唇炎,股癣,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毛囊角化病,其他痤疮,脚癣
已有36948人关注Ta
+关注
健康号
马勇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太田痣,痣,皮肤痣,鲜红斑痣,咖啡牛奶斑,雀斑,黄褐斑,胎记,皮肤病,皮炎,晒斑,痤疮,银屑病,伊藤痣,汗管瘤,疤痕,血管瘤,性病,皮肤肿瘤,咖啡斑,睑黄瘤,纹身
已有19103人关注Ta
+关注
健康号
章伟 主任医师
擅长: 皮肤病,性病,疤痕,药疹,黄褐斑,寻常痤疮,慢性荨麻疹,皮肤过敏,异位性皮炎,太田痣,痤疮,婴儿湿疹,雀斑,湿疹,荨麻疹
已有11658人关注Ta
+关注
健康号
覃光辉 副主任医师
擅长: 气血两伤证,风湿免疫病,肠炎,脂肪肝,肝硬化,重度肥胖,颈椎病,卵巢早衰,胃炎,黄褐斑,肺结节
已有9695人关注Ta
+关注
健康号
姚敏 主任医师
擅长: 痣,疤痕,瘢痕
已有7512人关注Ta
+关注
健康号
董继英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太田痣,痣,眼袋,汗管瘤,疤痕,蜘蛛痣,雀斑
已有6136人关注Ta
+关注
点击查看更多
角膜病概述
角膜炎症细菌性角膜溃疡一、定义细菌性角膜溃疡(bacterialcornealulcer)是由细菌引起的严重的急性化脓性角膜炎症。二、诊断(一)临床表现⑴发病较急,常在角膜外伤后24-48小时发病。⑵有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⑶视力下降。⑷分泌物多。⑸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⑹角膜出现局限性混浊及溃疡,角膜穿孔。⑺前房积脓。(二)诊断要点⑴急性发病,有外伤史或慢性泪囊炎病史。⑵有眼痛等刺激症状。⑶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⑷角膜局灶性混浊、溃疡,荧光素染色阳性,角膜穿孔。⑸实验室检查可找到致病细菌。(三)推荐检查细菌学检查:①角膜刮片检查,Gram染色或Giemsa染色可找到细菌。②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三、治疗(一)治疗原则结合临床特征与刮片检查结果,及早采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尽可能使溃疡早日愈合。(二)治疗方法①急性期用高浓度的抗生素眼药水频繁滴眼,如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眼药水。②结膜下注射,如庆大霉素2万U、头孢孟多100mg、头孢唑啉100mg、药液量为0.5ml。如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用多黏菌素眼药水及结膜下注射。③5%碘酊液灼烧角膜溃疡基底及边缘。④有慢性泪囊炎者应及时治疗。⑤重者为预防虹膜睫状体炎并发症,应用1%阿托品眼药水散瞳。⑥其他:热敷、口服维生素等。真菌性角膜炎一、定义真菌性角膜炎(fungalkeratitis)是由真菌侵犯角膜发生的严重化脓性角膜溃疡,发病前常有植物性角膜外伤。眼局部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滥用也可诱发。夏、秋季节发病率高,常见于农民和老年体弱者以及近年有戴接触镜感染者。二、临床表现⑴农作物引起的角膜外伤,病情进展缓慢,病程较长,抗生素治疗无效。⑵怕光、流泪、眼睑痉挛刺激症状与溃疡大小相比较轻。⑶视力下降。⑷角膜病灶稍隆起,表面粗糙、干燥,病灶外周可有结节样灰白卫星灶,病灶周围可见灰白色免疫环。⑸前房积脓,量多、黏稠,常不成液平面。三、诊断⑴农作物眼外伤史,发病慢,病程长,久治不愈。⑵与溃疡相比,眼部刺激症状相对较轻。⑶角膜病灶表面稍隆、干燥,可见卫星灶、免疫环。⑷前房积脓黏稠,不成液平面。⑸涂片和培养可找到真菌。四、推荐检查⑴涂片法在溃疡边缘刮取角膜坏死组织,涂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找真菌丝及孢子。⑵涂片染色法病灶组织可用Giemsa染色、Gram染色或六胺银染色法等,在显微镜下找到被染色的真菌丝。⑶真菌培养用沙氏培养基培养。五、治疗(一)原则及时有效地抗真菌治疗,溃疡愈合后应该用药半个月以上,以防复发。禁用皮质激素。(二)治疗方法⑴抗真菌药物①咪康唑:用5%葡萄糖液配成1%溶液,滴眼,每小时1次。1%眼膏,每晚1次涂入结膜囊内。结膜下注射10mg,每日或隔日1次。400-6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②酮康唑:每日200-400mg,口服。③0.2%氟康唑溶液:滴眼,每小时1次;0.2%氟康唑溶液0.4ml,结膜下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mg/ml静脉注射滴注,每日1次,每次100ml。④克霉唑:1%混悬液滴眼,每小时1次;1%-3%眼膏,每日2-3次;口服1.0g,每日3次。⑵其他疗法:①1%-2%碘化钾溶液滴眼,每日3-4次。②2.5%-5%碘酊灼烧溃疡面。用1%丁卡因溶液点眼一次后,用毛笔样棉签蘸碘酊涂溃疡面,再点一次丁卡因,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涂咪康唑眼膏,包盖。注意蘸碘酊不宜过多,以免烧伤健康角膜。③1%阿托品溶液散瞳。⑶手术疗法:抗真菌治疗病情不能控制,角膜穿孔者可行治疗性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一、定义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是因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使角膜形成不同形状和不同深度的混浊或溃疡的角膜炎症,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近些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二、临床表现⑴以前有眼病发作史,病程长,反复发作。⑵单眼多见。⑶眼红,疼痛,畏光,流泪⑷视力下降。⑸眼睑皮肤疱疹。三、诊断⑴有热病史等复发诱因,自觉症状同其他型角膜炎。⑵角膜病变呈树枝状、地图状溃疡及盘状深层混浊等不同形状。⑶病程长,反复发作。⑷多为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发病。⑸角膜知觉减退四、推荐检查⑴HSV单克隆抗体诊断药盒对角膜上皮刮片做病原学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迅速出结果。⑵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技术在被感染细胞内可找到特异的颗粒荧光染色,可区分HSV-Ⅰ或Ⅱ病毒。⑶细胞学检查刮片HE染色,可见多核巨细胞、核内包涵体。⑷电镜检查可查找到病毒颗粒。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OKT3、OKT4、OKT8、T4
赵武校
点赞 1
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症概述维生素A缺乏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所引起的营养紊乱性疾病。儿童缺乏维生素A时,首先出现夜盲,继之全身上皮组织角质变性及发生继发感染。原因有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消耗过多及代谢受阻等。本病以婴幼儿为多见。维生素A简介不饱和的一元醇类,属脂溶性维生素。由于人体或哺乳动物缺乏维生素A时易出现干眼病,故又称为抗干眼醇。已知维生素A有A1和A2两种,A1存在于动物肝脏、血液和眼球的视网膜中,又称为视黄醇,天然维生素A主要以此形式存在。A2主要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维生素A1是一种脂溶性淡黄色片状结晶,熔点64℃,维生素A2熔点17~19℃,通常为金黄色油状物。维生素A是含有β-白芷酮环的多烯醇。维生素A2的化学结构与A1的区别只是在β-白芷酮环的3,4位上多一个双键。维生素A分子中有不饱和键,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或受紫外线照射而破坏,失去生理作用,故维生素A的制剂应装在棕色瓶内避光保存。不论是A1或A2,都能与三氯化锑作用,呈现深蓝色,这种性质可作为定量测定维生素A的依据。许多植物如胡萝卜、番茄、绿叶蔬菜、玉米含类胡萝卜素物质,如α、β、γ-胡萝卜素、隐黄质、叶黄素等。其中有些类胡萝卜素具有与维生素A1相同的环结构,在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A,故称为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含有两个维生素A1的环结构,转换率最高。一分子β胡萝卜素,加两分子水可生成两分子维生素A1。在动物体内,这种加水氧化过程由β胡萝卡素-15,15′-加氧酶催化,主要在动物小肠粘膜内进行。食物中,或由β-胡萝卜素裂解生成的维生素A在小肠粘膜细胞内与脂肪酸结合成酯,然后掺入乳糜微粒,通过淋巴吸收进入体内。动物的肝脏为储存维生素A的主要场所。当机体需要时,再释放入血。在血液中,视黄醇(R)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血浆前清蛋白(PA)结合,生成R-RBP-PA复合物而转运至各组织。它是1913年美利坚合众国化学家台维斯从鳕鱼肝中提取得到的。它是黄色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油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易为紫外线破坏,应贮存在棕色瓶中。维生素A是眼睛中视紫质的原料,也是皮肤组织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会得干眼病、夜盲症等。通常每人每天应摄入维生素A2~4.5mg,不能摄入过多。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它还有抗癌作用。动物肝中含维生素A特别多,其次是奶油和鸡蛋等。维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①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需。缺乏时,上皮组织干燥、增生、过度角化,抵抗微生物感染的能力降低。例如泪腺上皮分泌停止,能使角膜、结膜干燥,发炎,甚至软化穿孔。皮脂腺及汗腺角化时,皮肤干燥,容易发生毛囊丘疹和毛发脱落。②促进生长、发育及繁殖。缺乏维生素A时,儿童生长发育不良,骨骼成长不良,生殖功能减退。③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成分。维生素A在脱氢酶作用下可氧化生成视黄醛,视黄醛与光感受器(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中不同的视蛋白结合产生各种不同吸收光谱的视色素,如视紫红质、视紫质等。视色素为感光物质,它们吸收光子会引起一连串的物理化学变化,产生感受器电位。这种感受器电位通过视网膜上各种神经细胞转变为脉冲形式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产生视觉。现已知道,视网膜中的视紫红质可以在感光过程中不断地分解与再生并且构成动态平衡。视色素在暗处时,其中的视黄醛以11-顺构型存在,称为11-顺视黄醛,而在感光后则迅速转变为全反型视黄醛。伴随构型的改变,视色素出现褪色反应,并分解为反式视黄醛和视蛋白。反式视黄醛经微光照射,又可重新转变为11-顺视黄醛,并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紫红质,从而保证视杆细胞能持续感光,出现暗视觉,也就是在微弱光线下可以看到事物的轮廓和形状。但是,组成视紫红质的视蛋白和视黄醛经常不断地进行分解代谢,因此需要不断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A。倘若维生素A供应不足,杆状细胞中视紫质合成减少,会导致暗视觉障碍──夜盲症。每天的需求量:妇女需要0.8毫克。即80克鳗鱼65克鸡肝,75克胡萝卜,125克皱叶甘蓝或200克金枪鱼。功效:增强免疫系统,帮助细胞再生,保护细胞免受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自由基的侵害。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肠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损害,维生素A还可明目。副作用:每天摄入3毫克维生素A,就有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长期每天摄入33毫克维生素A会使食欲不振、皮肤干燥、头发脱落、骨骼和关节疼痛,甚至引起流产。它是脂溶性的,主要存在于鱼肝油,肝,蛋黄,黄油和奶油内.绿叶和黄色蔬菜含有β-胡萝卜素和其他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它们在小肠粘膜细胞内转化为视黄醛.视黄醛被还原为视黄醇,然后进行酯化.体内的大部分维生素A是以棕榈酸视黄醇贮存在肝内.它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前白蛋白(甲状腺素转运蛋白)结合以视黄醇形式释入血循环内.11-顺视黄醛异构体(维生素A醛)与视蛋白结合形成视紫红质,此为视网膜感光色素的辅基.在体细胞内,视黄醇转化为视黄酸,它与和DNA连接及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结合以维持上皮组织和各种其他组织的导向分化.不同比例的视黄醇和β-胡萝卜素的膳食等量生物学换算如下:1美国药典单位相当于1国际单位;1国际单位相当于视黄醇0.3μg;β-胡萝卜素1μg相当于视黄醇0.167μg.其他前维生素类胡萝卜素活性为β-胡萝卜素的一半.合成的维生素类似物(类维生素A类)在皮肤科中的应用正日益增加.β-胡萝卜素,视黄醇和类维生素A类对某些上皮癌的可能的防护作用正在研究之中.病因学原发性维生素A缺乏一般是因膳食长期匮乏所引起的.它是以缺少胡萝卜素的大米为主食的南亚和东亚地区的地方性流行病.继发性缺乏的原因可能是胡萝卜素的转化不充分,或者维生素A的吸收,贮存或转运受到干扰,吸收或贮存受干扰可能发生在腹腔疾患,口炎性腹泻,胆囊纤维变性,胰腺疾患,十二指肠分流术,先天性空肠部分梗阻,胆管阻塞,贾第虫病及肝硬化情况时.维生素A缺乏常见于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marasmus或kwashiorkor),主要因为膳食不足,而且还因为维生素A的贮存和转运有缺陷.症状和体征维生素A缺乏后果的严重性和年龄呈负相关.在儿童中,生长发育迟缓是常见体征.维生素A摄入量或利用不足常引起暗适应损害和夜盲;结膜和角膜干燥病;干眼病和角膜软化;肺,胃肠道和尿道上皮角化;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甚至有时死亡.常见皮肤毛囊过度角化.特定的改变局限于眼部(参见第96节角膜软化).最早期的变化视杆细胞功能障碍可用暗适应测量法,视杆细胞暗点测量法或视网膜电流描记法来检测(这些检测方法需要病人合作).视网膜功能障碍继之以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球结膜干燥病包括干燥,增厚,皱褶和灰暗色的色素沉着;在早期阶段,角膜变得干燥,出现浸润并开始模糊,角膜软化迅速出现,并伴有部分或全部角膜液化,结果导致角膜破裂,眼球内容物被挤出,继而眼球萎缩(眼球痨)或眼球前部膨出(角膜移位及前葡萄肿),最后导致失明.Bitot斑是在球结膜暴露部位由上皮碎屑和分泌物形成的浅表的泡沫样斑,发生在晚期缺乏;当其发生在年幼儿童当中,并有维生素A缺乏其他表现时,那就很可能是由维生素A缺乏引起.严重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死亡率为50%或以上.实验室检查和诊断除有摄入量不足的病史外,在临床前期无维生素A耗尽迹象.肝贮存枯竭时,血浆视黄醇水平下降.其正常范围为20~80μg/dl(0.70~2.8μmol/L);10~19μg/dl(0.35~0.66μmol/L)则偏低,而<10μg(<0.35μmol/L)时为缺乏.成年男子的平均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为47μg/ml,女子为42μg/ml.10岁以前,此范围为20~30μg/ml.缺乏状态和急性感染时,血浆维生素A降低.夜盲的其他原因(如视网膜炎色素沉着症)必须排除.继发性感染可使角膜改变恶化.试用维生素A的治疗剂量有助诊断.预防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干眼病仍然是年幼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建议这些国家1~4岁的所有儿童每3~6个月口服一次预防剂量为66000μg(20万IU)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油,<1岁者剂量减半.膳食内应包括深绿叶蔬菜和黄色水果,如芒果和番木瓜.面包,糖和谷氨酸钠可强化维生素A.继发性缺乏时,则应常规给病人服用维生素A补充制剂.被疑为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应从替代配方奶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A.治疗应消除病因,并立即给以治疗剂量的维生素A,继而按需要给以维持量.每日口服维生素A棕榈酸酯油66000μg(20万IU),服用2天,然后于7~10天后出院之前再服一次,通常即可收效.如有呕吐或吸收障碍时,则需肌肉注射水溶性维生素A,油制剂不能用于肌肉注射.此后可给以3200~8000μg/d(1万~2.5万IU/d),每日分3次口服鱼肝油,红棕榈油或其他浓缩维生素.必须避免长期每日大剂量服用,尤其是婴儿,因为可能发生中毒.妊娠和授乳期间的预防或治疗剂量不应超出RDA2倍,以免可能给胎儿造成损害.西药疗法西药补充维生素A的疗法,疗效肯定。1.改善饮食: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蛋黄、奶类及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橙黄色与绿色的水果和蔬菜。2.维生素A治疗:口服浓鱼肝油或其他浓维生素A制剂,每日服用量约为2500国际单位,分3次服用。3.局部治疗:积极进行眼病的局部治疗,积极采取抗感染、扩瞳等方法。预防与调养1.供给小儿足量的维生素Ao剿乙每日约需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儿童则需2000~4500国际单位。2.孕妇、乳母应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使每日维生素A摄人量达到供给量标准,提高母乳喂养串。3.牛乳喂养儿每日应服维生素滴剂,日供维生京A1500国际单位,按时加动物肝、蛋黄等富含胡萝卜素的辅食。维生素A缺乏症辅助检查1、血浆维生素A含量测定是最可靠的指标,低于0.68umol/L(<200ug/L)为维生素A缺乏。2、尿液检查上皮细胞,取10ml新鲜、清洁中段尿,加1%龙胆紫溶液数滴。计数上皮细胞超过3个/mm3,在除外尿路感染后,可认为是维生素A缺乏症。3、小棉拭子蘸生理盐水,轻刮眼结膜作涂片镜检,可见角化上皮细胞。
潘庆海
结膜干燥症
上皮性结膜干燥症一、定义本症是全身性营养紊乱,维生素A缺乏的眼部表现。二、病因1.摄入不足小儿喂养不当或患病时忌口所造成的摄人量不足。2.吸收不良如消化不良、胃肠炎、痢疾等影响维生索A的吸收,当维生素A缺乏时,则造成肠壁上皮的病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3.消耗过多幼儿时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对维生索A的需要量大,当患麻疹、肺炎、百日咳时维生素A消耗量增加。4.成人长期患消化道不良疾病,则维生素A吸收不良;当肝病变时,如肝硬变、肝癌晚期,造成脂肪吸收不良而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缺乏。【病理】早期结膜杯状细胞消失,上皮细胞玻璃样变,色素沉着,其后上皮细胞变扁平、增厚,细胞核消失,呈角化改变,干燥斑内含有睑板腺分泌物、上皮碎屑等,或有干燥杆菌。三、诊断(一)有营养不良或消化不良等病史。(二)临床表现1.眼干涩、畏光、夜盲。2.球结膜干燥,失去正常的光泽和弹性,当患者睁眼暴露结膜数秒钟后,干燥更为明显。3.结膜活动性及弹性较差,在眼球转动时睑裂部球结膜出现与角膜缘平行的皱摺。睑裂处可见三角形干燥斑(Bitot斑)。4.结膜色素增生,严重者发生角膜软化。(三)实验室检查结膜刮片检查可发现上皮细胞角化颗粒和大量干燥杆菌。四、治疗1.局部用消毒鱼肝油滴眼,每日4—6次,同时应用抗生素眼药水(膏),以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角膜软化者如有溃疡,加用1%阿托品眼药水(膏)散瞳,每日l~2次,20%素高捷疗睡前用。2.全身治疗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继发感染。可口服维生素AD(鱼肝油)或肌内注射,同时食用富含维生素A食物,如猪肝、牛奶、鸡蛋、胡萝卜等。全身疾病亦应积极治疗。实质性结膜干燥症一、定义本症是由结膜广泛瘢痕,泪腺导管被瘢痕所阻塞,副泪腺及结膜杯状细胞被破坏,以致泪液和粘液不能湿润眼球或结角膜长期暴露所致的结膜病变。二、病因1.各种理化因素引起的结膜化学伤、热烧伤、沙眼或x线照射后造成的广泛性瘢痕;泪腺、副泪腺杯状细胞被破坏形成阻塞。2.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眼睑闭合不全,使角膜、结膜长期暴露在外而发生。【病理】结膜上皮全层增厚,甚至呈复层扁平上皮结构;表层细胞出现角化泡;中层胞核凝缩,染色不好,出现退行性变;上皮层下淋巴细胞浸润。三、诊断(一)临床表现1.有结膜化学伤、热烧伤、沙眼或x线照射及眼睑闭合不全等症。2.早期结膜表面黯淡无光,组织变厚并趋向角化,以致外观如干燥的皮肤样,虽有眼泪也不能使其湿润。皱缩、干燥、角化的结膜上皮造成难以忍受的干燥感和怕光等痛苦。在结膜变化的同时,角膜也受累,开始上皮层干燥、混浊、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对眼睑外翻、眼睑缺损、突眼而使眼睑闭合不全时,可引起局部性结膜干燥与暴露性角膜炎。暴露部位的睑、球结膜充血、干燥、角化和增厚。(二)实验室检查结膜刮片可发现上皮细胞角化颗粒和大量干燥杆菌。四、治疗1.目前尚无有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局部用人工泪液,1%甲基纤维素液、利奎芬滴眼,每日4次。20%素高捷疗眼膏,睡前涂用,每日1~2次。为防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眼药水(膏)。2.电烙封闭泪点,减少泪液流出。3.戴亲水软角膜接触镜,但效果尚不确切。4.睑成形术或睑缘缝合使眼睑闭合,保持眼湿润。5.可行腮腺管移植术改善症状,但就餐时常造成流泪不止。
曾海
儿童用鱼肝油补维A当心中毒
维生素A缺乏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据估计全球约50万学龄前儿童因维生素A缺乏而致盲,因维生素A缺乏的干眼病高达1000万人以上。我国属于中度儿童维生素A缺乏国家,其中城市为轻度缺乏,农村为中度缺乏,西部地区农村为重点缺乏地区。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发生维生素A缺乏率越高。维生素A缺乏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据估计全球约50万学龄前儿童因维生素A缺乏而致盲,因维生素A缺乏的干眼病高达1000万人以上。我国属于中度儿童维生素A缺乏国家,其中城市为轻度缺乏,农村为中度缺乏,西部地区农村为重点缺乏地区。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发生维生素A缺乏率越高。服用鱼肝油是很有效的补充维生素A的途径,但是家长们要注意服用方式,以防中毒!一、维生素A缺乏的类别及其表现·临床维生素A缺乏表现:患儿出现夜盲症(白天能看见东西,但到夜间看不见,活动受限),眼角膜或结膜干燥,毕脱氏斑,角膜软化,角膜溃疡或瘢痕等临床表现;·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即血中维生素A降低表现:他们抵抗力低,生长发育迟缓,易于患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等疾病且较严重。另外,根据调查资料还表明维生素A缺乏的儿童发热、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清维生素A正常儿童,也就是说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孩子的免疫力下降。而一旦补充维生素A,这些孩子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就会降低20%至90%。在调查过程中,专家询问了一周内儿童的饮食,诸如奶、肉、鱼虾、蛋、肝脏、蔬菜六类食物及鱼肝油的摄入情况,结果表明,一周内食用过六类食物及鱼肝油的4个月以上儿童,血中维生素A含量高于未食用儿童。研究人员总结认为:“对于那些5岁以下的儿童,每四个月补充一次维生素A,能够改善其健康状况,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二、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措施·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尤其是要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比例,肝脏,羊肝、牛肝每100克含维生素A约5万IU,奶类、黄油、奶酷和蛋类维生素A中等含量,牛肉、羊肉、猪肉中维生素A含量较低,植物性食物中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蔬菜、水果有南瓜、胡萝卜、深绿色叶子蔬菜、马铃薯、芒果、杏、西红柿等。棕榈油中维生素A含量很高,但在我国食用很少。因为肝中铁的含量也高,维生素A和铁还可以相互促进吸收和利用。
张苗苗
婴儿角膜软化的症状
小云:“小博士,婴儿角膜软化都有什么表现呢?” 小博士:“这个问题我们看一下幻灯。” 婴儿角膜软化的症状: (一)全身症状:表现为严重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消瘦,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毛发干而脆、呼吸道、消化道等粘膜上皮变性,可出现支气管炎、肺炎及腹泻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二)眼部表现:除双眼畏光不愿睁眼以外眼部病变经过可分为四个阶段。 1.夜盲期:夜盲是维生素A缺乏的早期症状。此期眼外观正常,自觉在光线暗或黑夜之中行动困难是暗适应功能下降的结果。婴幼儿年龄太小很难自述被发觉。而成年人夜盲则应与其他原因所致夜盲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相鉴别。 2.干燥前期:球结膜表面失去光泽,角膜表面也变得暗淡无光。继而球结膜失去原有的弹性,当眼球转动时,围绕角膜缘的球结膜呈同心环形皱襞。角膜感觉减退。 3.干燥期:此期球结膜呈显著的干燥状态,在睑裂区角膜两侧的球结膜上出现肥皂泡沫状的银白色三角形斑,叫结膜干燥斑或毕托斑;此斑不为泪液湿润,且冲洗不掉,但易被擦去,稍等片刻后又再度出现。角膜完全失去光泽,并呈灰白色雾状混浊。角膜感觉几乎完全消失、怕光。此期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将急剧恶化而进入角膜软化期。 4.角膜软化期:是病变发展的最严重阶段。球结膜增厚而且粗糙,如同皮肤。角膜感觉消失;基质呈弥漫性灰白色混浊。继之角膜上皮脱落,基质坏死,形成溃疡,前房积脓。角膜可迅速穿孔,虹膜脱出。轻者愈合形成粘连性角膜白斑;重者可演变成眼球萎缩或角膜葡萄肿而失明。摘自《儿童健康红宝书-婴儿篇》,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王新良主编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王新良
夜盲症
1、详询病史,如饮食、发热病及长期腹泻等消化道疾病。2、检查结膜、角膜情况,注意有无结膜干燥、皱褶、Bitot斑,角膜混浊、软化或穿孔。3、鉴别暗适应减低的原因及眼干燥症的原因,必要时行暗适应及视网膜电流图检查。4、检查有无全身性维生素A缺乏及其他维生素缺乏症状。鉴别:与角结膜干燥症鉴别(1)结膜表面干燥,暗淡无光,易成皱褶,甚至粗如皮肤;结膜血管呈蓝色,角膜干燥混浊,知觉迟钝。(2)自觉眼球干涩、灼热、视力严重减退。(3)成年人多见。
刘烽
点赞 1
没有更多了~
选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