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 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一、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2、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过大、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3、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4、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烟草、酒精等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二、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 1、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2、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检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检查消化道癌等。 3、要根据个体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选择合适的体检间隔时间。 4、防癌体检专业性强,讲究个体化和有效性,应选择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尤其找对一个为您健康贴心的专家级医生最为重要。 三、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 1、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 2、关注身体出现的癌症危险信号,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4)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王智刚 2020-04-08阅读量9542
病请描述:一、国家疫情状况简介 当地时间3月9日(周一)晚间,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在电视讲话中宣布,3月10日起,意大利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城禁令。但即便如此,意大利的疫情仍在持续升级。二、当地官方疫情防控措施 1月30日,意大利根据卫生部长的命令封锁了往返中国的90天所有航班;1月31日,意大利宣布进入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4月3日后,学校继续停课;3月24日,意大利政府提高了对违反封锁令者的罚款金额,从此前的206欧元提高到400欧元至3000欧元(相当于430美元至3227美元)。意大利警察局官网在3月25日官方公布,所有在2020年1月31日至2020年4月15日期间过期的居留,有效期都延续到6月15日。所以,过期居留持有者可以在6月15日之后申请续新的居留。4月26日,意大利总理孔特进行全国直播讲话。孔特宣布,新的总理法令将于5月4日起生效,持续至5月18日。新规要求:所有存在呼吸道疾病症状和体温大于37.5度的人必须留在家中,并与医生联系,减少社交活动。且继续禁止被要求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和阳性患者外出。同时,自我证明仍将继续使用。5月4-18日,可以拜访亲戚,但禁止家庭聚餐。公园允许开放,但需要保持1米。葬礼可以进行,但仅允许家属参加,且最多15人出席,所有人都必须戴口罩,且保持距离。酒吧、餐厅允许顾客上门购买外卖食品,但1次只能进入1个顾客,并且必须打包带走。制造业也将允许开放。公共交通方面,所有乘坐火车、轮船、飞机、公交车和地铁的乘客,都必须佩戴口罩,并保持安全距离,鼓励使用电子车票,减少人员接触。并将在所有火车站和机场设立体温检测点。5月18日起,零售业、博物馆、体育训练场所可以重新开放。6月1日起,酒吧、餐馆允许堂食,美容美发店、按摩中心将重新开放。学校关闭至本学年结束,9月将会再次复课。三、当地官方个人疫情防控建议 1.《自我声明》3月17日,意大利内政部出台了新的《自我声明》,增加了一段话,要求声明自己不属于受隔离人员以及阳性确诊病例患者。3月23日,意大利再次修改自我声明表格内容,最新版需同时填写户口地址和居住地址;填写个人有效证件的签发机构和签发时间;填写行程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最重要的是,最新版出行目的删除了返回居住地条款,新增“绝对紧急情况“(此选项一般用于跨城市之间出行)。在3月22日意大利总理签署的新法令中,禁止所有人乘坐公共或私人交通工具前往其所居住城市以外的城市,但经证实因工作需要,绝对紧急情况(如需去机场、港口或火车站带家人回家)或出于健康原因则可以除外。由于新法律规定,各大区可以自行规定相关规则,因此最新版加入了声明了解出发大区规定和抵达大区规定的选项。并更新了声明中所适用的法律条款,其他内容未做太多更改。需要注意的是,《自我声明》只有纸质版有效,可以手抄,并在警方首次检查前携带身份证复印件,一旦警方检查签字后,可不携带身份证复印件出门;同时,每个家庭在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人进入超市采购。自我证明下载链接:https://www.interno.gov.it/sites/default/files/allegati/nuovo_modello_autodichiarazione_26.03.2020_editabile.pdf最新版自我声明填写参考:图片来自:奋斗在意大利 2.个人防护建议:随时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的传播情况;经常洗手;避免与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避免拥抱和握手;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至少一米的人际距离;避免共用水杯和餐具;请勿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盖口鼻;除非医生处方,否则不要服用抗病毒药和抗生素;用含氯或酒精的消毒剂清洁物品表面。四、当地官方诊疗建议 意大利卫生部网站:www.salute.gov.it/nuovocoronavirus如果在过去14天内与COVID-19患者有密切接触,或在有COVID-19患者的医疗机构工作过,那么留在家里,打电话给家庭医生或医护人员;如果认为自己已被感染,在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后应立刻打电话给家庭医生,说明自己的症状和有过的危险接触;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要带病工作、学习,应及时就近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接触史。就诊期间戴口罩,不要触摸就诊环境中的物品,避免触摸自己的口、鼻及眼部。或采取居家隔离观察,避免外出。不要进行国际长途旅行,避免疾病传播;不允许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直接前往急诊或门诊,如果你直接去急诊室或门诊,而没有提前与医生沟通,那这样你可能会感染其他人;明确建议所有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多发性疾病的人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出门,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远离人群,可以将安全距离保持在至少一米;病毒检测仅在国家指定的卫生服务实验室进行。如果你的医生认为你需要做检查,将会为你提供有关的说明。对接受健康监测和隔离的人的建议:自上次暴露后保持隔离十四天;禁止社交;禁止旅行;有义务汇报自己的行动。五、紧急电话 意大利急救电话118或1500专线电话各大区紧急电话:巴斯利卡塔:800 99 66 88 卡拉布里亚:800 76 76 76坎帕尼亚:800 90 96 99艾米莉亚-罗马涅:800033033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800500300拉齐奥:800 11 88 00伦巴第:800 89 45 45步行:800 93 66 77皮埃蒙特:800 19 20 20特伦托自治省:800867388博尔扎诺自治省:800751751普利亚大区:800713931撒丁岛:800311377西西里岛:800 45 87 87托斯卡纳:800 55 60 60佛罗伦萨、普拉托、皮斯托亚和恩波利:055 5454777比萨、里窝那、卢卡、马萨卡拉拉、维亚雷焦:050 954444锡耶纳、格罗塞、托阿雷佐:800 579579翁布里亚:800 63 63 63奥斯塔山谷:800122121威尼托:800462340佛罗伦萨领事保护求助电话(24小时):+393357748753中国驻意大利使馆领事保护电话:+393939110852驻佛领事通知:过去两周回到意大利的同学以及与其密切接触的同学,必须致电当地卫生部门。 文中当前信息均来自官方公示信息,如有调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
微医健康 2020-04-02阅读量9788
病请描述:2017年2月3日,世卫组织(WHO)发布了《癌症早期诊断指南》,将19种常见癌症的早期症状整理了出来,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警惕。 癌症的17个征兆,你应该知道 癌症,往往是在身体出了大毛病后,就医时才检查出来的。如果能对早期症状多一些了解,对特别的小病小痛”多一丝警惕,就不容易耽误治疗的时机。 当你的身体出现以上17种“小病小痛”时,千万别大意,要及时咨询医生,了解它出现的原因,才能放下心来! 3个容易混淆的症状 下面这3种症状比较容易混淆,要注意跟生活中常见的疾病鉴别: 1、咳嗽:感冒or肺癌 感冒的咳嗽一般不超过2周,而且痰中很少带血;肺癌引起的咳嗽持续时间比较久(>2周),有4种不同的特殊表现: ● 刺激性干咳:感觉气道有异物感,但什么也咳不出来,吃抗生素没有缓解; ● 偶尔咳血痰或痰中带血丝; ● 咳嗽时,喉咙处发出哮鸣音(像笛声一样),还有胸闷、气促的感觉; ● 偶尔咳出大量的粉红色的泡沫痰。 2、体重突然下降:糖尿病or消化道癌症 许多内分泌、感染疾病也会使体重突然下降,如:糖尿病、甲亢、结核病等,但它们都会伴随特殊的症状: ● 糖尿病:排尿次数增多、经常口渴; ● 甲亢:心悸; ● 结核病:咳嗽、咳痰带血。 另外,如果没有刻意节食、运动、减肥,而体重在 6 - 12 个月内,减轻了 4.5~5 kg( 或总体重下降了 5%),这样的情况属于比较反常了。 3、便秘:单纯便秘or大肠癌 便秘是大多数人都会出现的症状,那怎么和大肠癌区别呢? 首先,看伴随症状。如果是大肠癌,会经常有腹泻、腹痛的症状出现;其次,看大便外观。大便中带有脓或者血……这可能是肿瘤的预兆。 但这会是一个长期、缓慢,逐渐变化的过程,所以每日排便后,不妨低头看那么一眼。 *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微医健康 2020-04-01阅读量9537
病请描述:一、疫情状况简介 奥总理库尔茨接受《皇冠报》采访表示,如奥政府措施有效,疫情增长趋势有望发生变化,但经济社会生活恢复正常仍需时日。二、当地官方疫情防控措施 奥地利总理库尔茨宣布,奥地利自3月16日起全国范围实施出行限制,要求所有居民进行自我隔离,没有特殊理由不要离开住处。此前,奥地利政府已宣布加强入境管控,暂停与英国、荷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四国的航班;禁止所有公共活动,任何地方不允许5人以上的聚集;餐饮业17日起全部停业;立即关闭运动场、游乐场等所有可能导致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3月23日,奥地利航空公司网站宣布,将延长停飞所有常规航班至4月19日。截至3月22日,奥地利共发生2893起违反新冠疫情防控规定的案例,95%的奥公民积极配合政府防控举措。奥方已使用无人机对维也纳交通及人群聚集进行监控,但未启用手机数据进行跟踪。奥地利总理库尔兹宣布,从周三(4月1日)开始,奥地利境内所有连锁超市都应在入口处分发口罩,所有人进超市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奥地利是继意大利之后第一个关闭的国家,小商品和工艺品店,以及工厂工人都被允许在4月14日复工。但必须戴口罩。如果一切顺利,5月1日起,其他各行各业都将复工。三、当地官方个人疫情防控建议 出于以下原因才可以出门:无法推迟的专业工作,紧急需要(食物,药物)以及对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的帮助。允许遛狗,和一起生活的人散步。不允许多人社交活动,如家庭聚会,野餐等。社交联系必须限于跟你一起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人。为了保护老年人,请不要拜访他们!目前的公共服务如何?正常营业的是:杂货店、生活用品店(面包店等)、银行、邮局、药店、加油站、烟草店、手机店以及农业贸易和动物饲料店。暂停营业的是:餐饮业以及贸易和服务提供商(例如理发店)。四、当地官方诊疗建议 奥使馆提醒,如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持续高烧、呕吐腹泻、乏力干咳、肌肉关节酸疼等新冠病毒肺炎典型症状,应立即拨打奥卫生部新冠肺炎求助热线1450,切勿自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就诊。奥方医务人员将根据病患描述作出专业判断,视情安排职业救援人员上门接收并运送患者前往医院接受隔离检查。奥地利维也纳医师协会建议联邦首都的驻诊医生与患者的接触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再进行部分的检查和治疗,例如常规检查,预防检查和后续检查,还包括孕期检查。急救电话:144奥地利卫生部新冠肺炎求助热线:1450(若有疑似症状)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领事保护紧急求助电话:0043-681 2019 2638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关于新冠病毒检测3月22日晚,奥卫生部长安朔贝尔接受采访表示,加强新冠肺炎检测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奥共有20个实验室可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日检测能力已从上周的1000至1500次提高到目前2000至4000次,因此未来2至3周检测数量将进一步大幅增加。 使馆提醒与通知自3月23日起,领事大厅对外办公时间调整为每周一上午8:30-11:00,下午14:00-16:00,已预约成功的护照申请人、已提交申请需领取证件者,请于每周一对外办公时间来我馆领事大厅办理或取证。请注意,已成功预约其他时段办理护照的申请人,无须另约时间,周一前来即可。文中当前信息均来自官方公示信息,如有调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
微医健康 2020-03-30阅读量8746
病请描述:根据当地时间3月24日18时,意大利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意大利现有新冠病毒患者54030例,死亡6820例,治愈8326例,累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总人数为69176例,较3月23日18时新增5249例。短短几天时间,意大利疫情迅速蔓延,牵动着全球人民的心。近日,中国先后派出两批抗疫医疗专家组在意大利“会师”,又迅速奔赴重灾区城市。援意中国专家根据专业特长分为医疗组、公共卫生组和政策建议组,分别去往疫情最严重的北部城市——贝加莫、帕维亚和米兰。目前意大利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3月22日,中新社记者独家连线第二批中国援意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时,他做出了解答。“很多人没检测,就发现不了传染源”裘云庆认为,目前意大利每日新增患者数量不断上升,这说明传染源还没有被发现,这是当前意大利疫情防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因为检测试剂和检测人员力量不够,导致很多人没有检测,所以发现不了传染源。这就导致社区、人群当中有很多密切接触者,甚至是病人,没有被很好地管控起来。他们不断地传染,这是最大的问题。“某家医院有几百个病人,交叉感染严重存在”裘云庆说,在当地医院,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也不够,导致隔离措施做不到位。某家医院甚至有几百个病人同时住在里面,“院内感染”“交叉感染”现象都严重存在,导致医院也成为产生疾病的地方。针对这些情况,中国专家组也在当地医院的隔离措施、通气设备、药品传输系统等方面给出建议。为什么意大利的死亡率这么高? 截止3月24日18时,意大利死亡病例达到6820例,死亡率达到9.8%,这个数字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为什么意大利的死亡率如此之高呢?针对这个问题,3月23日晚,白岩松连线中国首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梁宗安时,梁宗安做出了解答:意大利人口老龄化非常明显,所以高死亡率可能跟这个因素有关系。伦巴第大区一段时间住ICU的病人只有一千多位,但是死亡的人数是两千多位,从这个角度,很多老年人即使检测出来是确诊病例,他也不到医院去。当然也有一个因素,是不是因为病人太多,救治方面是不是有压力,这是不是个原因,目前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觉得更多是因为老龄化的结果。意大利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目前居世界第二位。此前,意大利国家卫生研究所对该国105例死亡病例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意大利新冠肺炎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81岁,其中,14.1%在90岁以上,42.2%在80~89岁之间,32.4%在70~79岁之间。大多数死亡病例患有基础病,其中18.3%的人有两种基础病,67.2%有至少三种基础病。意大利国家卫生研究所所长西尔维奥·布鲁塞法罗表示,老龄化严重是意大利新冠肺炎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意留学生/华侨,应该注意什么? 抗疫初期,不少海外留学生或华人华侨在全球范围内奔走采购防疫物资寄回国;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同样经历着疫情的困扰。那么,疫情当前,留学生和华人华侨是否需要回国?自身防疫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在3月18日下午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为保护自身健康,减少感染风险,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对海外留学生提出了5点建议,大家可以参考。1.持续关注当地的疫情变化,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疫情防控措施。密切关注我国外交部、中国疾控中心等官方机构网站,了解新冠肺炎防控要求和健康提示。2.做好个人防护。●要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饮水,经常换洗衣物。●在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室内公共场所等密闭环境时,要佩戴口罩。●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人与人之间至少保持1米以上距离。●尽量不聚餐或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纸巾遮住。●与他人合租住所和共同学习时,要观察有关人员有无发热、咳嗽、就诊等异常情况,主动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注意营养、加强锻炼、保证睡眠,保持良好心态。3.若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不要带病工作、学习,应及时就近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接触史。就诊期间戴口罩,不要触摸就诊环境中的物品,避免触摸自己的口、鼻及眼部。或采取居家隔离观察,避免外出。不要国际长途旅行,避免疾病传播。必要时,可联系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帮助。4.如非十分必须,应暂停回国或赴有疫情国家、地区的出行安排,减少长途旅途导致的感染风险。确有回国需求时,应评估自身健康状况,患有急性疾病或慢性基础疾病一定避免出行。若旅行,应尽量选择直飞航线,减少中转风险,要准备好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旅途中注意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保持手卫生。5.回国后,应主动、如实进行健康申报,配合海关健康检疫。如有发热等症状,应向海关主动报告,不能隐瞒病情,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新闻1+1、生命时报
就医指导 2020-03-25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 1、开园前有哪些防控措施? 托幼机构根据当地政府部署延迟开园。未开园期间,托幼机构应当每日了解教职员工及儿童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每天根据防控要求向主管部门报告具体情况。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做好园区的预防性消毒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3岁以下婴幼儿早教机构、亲子园等,暂停开展线下培训活动,可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供服务。家长尽可能不要带幼儿外出、聚会和参加集体性活动 2、开园后有哪些防控措施? 开园后,教职员工每天入园应检测体温,严格落实儿童体温检测等晨、午、晚检制度和全日观察、发现异常者不得入园。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记追踪工作,执行家长接送儿童不入园制度。指导家长培养儿童日常卫生习惯,在疫情完全解除前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园内通风、洗手、消毒等防护措施。 教职员工发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幼儿时,应立即电话通知其家长领返,并嘱家长尽早带幼儿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治疗。如发现呼吸道传染病病例异常增多,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3、如何做好园内场所通风? 开园后,做好园区开窗通风工作。对幼儿教室、音乐室、舞蹈室、阅览室、保育室、宿舍等要做好卫生清洁和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早、中、晚各通风1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同时注意保暖。 4、如何做好师生个人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老师要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幼儿要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儿童口罩。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和儿童手卫生措施,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或肥皂供师生使用,推行规范洗手法。 5、如何教会幼儿洗手? 幼儿教师要把正确洗手作为重要防护技能教授给幼儿,采取示教、演练等方法,让幼儿掌握规范洗手法,并督促幼儿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良好习惯。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6、幼儿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以下情况必须洗手:入园后、吃东西前、上厕所前后、从户外进入室内、玩玩具前后、玩耍后、擦鼻涕后、打喷嚏用手遮掩口鼻后、手弄脏后等。 7、如何做好园内环境卫生和消毒? 开园后,保持园区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进行日常消毒。加强园内公共场所消毒,要求学生进去一批、清洁一次,当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地面和公共用具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500mg/L)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按照使用说明配制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勿让儿童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防止儿童误服。 8、出现疑似病例后,该怎么办? 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时,按疫情防控规定做好相关防控措施,做好上报、隔离、消毒等工作。
王智刚 2020-02-23阅读量9234
病请描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在疾病流行期间,个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口、眼、鼻,不随地吐痰。 (2)避免聚餐。聚餐人群相互之间都是密切接触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可直接污染到整个聚餐人群,极易造成疾病传播,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请不要聚餐。 (3)少去公共场所。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人员组成复杂,一旦有病毒携带者,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尤其是人员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例如商场、餐厅、影院、网吧、KTV、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4)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致病微生物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不低于15分钟。 (5)保持居室清洁。居室门把手、遥控器、手机、电话座机、马桶圈、儿童玩具等是家人经常共用的物品,被致病微生物污染后这些物品就成为疾病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为了家人健康,应经常用干净的湿毛巾或湿纸巾擦拭清洗,必要时可使用家用消毒剂擦拭。 (6)勤洗手。经手可传播多种疾病,如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手接触食物可传播消化道疾病,揉眼睛可传播红眼病、角膜炎等疾病,抠鼻子可传播呼吸道疾病等。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口鼻后,都应及时洗手。洗手时,请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7)外出佩戴口罩。公众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除发热门诊)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正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8)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不暴饮暴食,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不吸烟,少喝酒,不酗酒。劳逸结合,不熬夜,生活有规律。适当锻炼,吃动平衡。 (9)做好健康监测。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发现家人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10)不接触、猎捕、加工、运输、宰杀、食用野生动物。
王智刚 2020-02-19阅读量9518
病请描述:1.什么是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湖北以外省份: (1)疑似病例:疑似病例需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后认定。 1)流行病学史:①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②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③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④聚集性发病。 2)临床表现: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②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③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的任意2条者;或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者,均被认定为疑似病例。 (2)确诊病例:确诊病例为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湖北省: (1)疑似病例:疑似病例需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后认定。 1)流行病学史:①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②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③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④聚集性发病 2)临床表现: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②发病早期白细胞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或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2条者,被认定为疑似病例 (2)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为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3)确诊病例:确诊病例为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1)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出现肺炎症状吗? 从目前的情况看,早期的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有一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以及原有基础疾病加重。轻症病例中,有一部分患者并没有肺炎表现,只有轻度发热或者偶尔有一些干咳;也存在虽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是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
王智刚 2020-02-18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 三者的病原体不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与普通感冒和流感存在一定的差别。普通感冒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无明显发热、乏力、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一般上呼吸道症状较重,但全身表现较轻。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急,会出现高热、咽喉痛、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诊断还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王智刚 2020-02-18阅读量5.9万
病请描述: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因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冠状病毒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人类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动物冠状病毒包括哺乳动物冠状病毒和禽冠状病毒,可感染蝙蝠等哺乳动物和鸡等禽鸟类,人类接触、加工、食用一些野生动物,有可能导致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引发人类疾病 此次疫情防控中,从武汉市初发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但新型冠状病毒究竟通过何种动物媒介传染给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持续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二.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王智刚 2020-02-18阅读量9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