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无苔 > 内容

无苔内容

口干口苦一年多,七剂明显减轻

病请描述:马某,女,53岁,于2022.9.24就诊 主诉:口干口苦1年余 病史: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反复的口干口苦,无昼夜差别,同时伴有怕冷,出汗多,长期便秘,血压偏高,心情不佳时头晕加重,胃口差,不欲饮食,容易反胃,左侧肩部冷痛,无法抬举,肩颈部特别怕冷,双下肢冰凉,舌质淡,水滑,苔白腻,脉沉细。 辨证:肾阳不足,津不上承 方药:黄柏15  砂仁9 炙甘草9 制附片9 肉桂6  黄连6 龙骨30  牡蛎30  茯神18  熟地30  龟甲15 麦冬18 天麻30 陈皮27  党参15  麦芽30       7剂 2022.10.8  服药后口干口苦大减,大便正常,胃纳正常,未见头晕,上下肢凉减轻,血压稳定。肩部、颈部仍怕冷,无法抬举。舌脉同前。 处方:上方去肉桂易桂枝18,制附片加至12,加当归15 桑枝30 炒白芍15 仿当归四逆汤意 按语:本医案需要从整体的体质进行辨证,患者长期生活在北方,气候严寒,容易受风寒侵袭,主要表现为怕冷,颈肩部冷痛,接触冷水后双手指呈鸡爪样手,这些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同时伴有口干口苦,便秘,这都是标证,其本还在于阳虚,因此本医案运用扶阳思想,采用温肾潜阳大法,引火汤,潜阳封髓丹加减,效果显著。二诊,重点关注颈肩部冷痛,抬举障碍,加用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

刘宝君 2022-10-29阅读量3068

咳嗽伴鼻后滴流多年,小青龙汤...

病请描述:患者,刑某,女,34岁,2022.9.20初诊 主诉:反复咳嗽多年 病史:患者反复鼻后滴流,刺激咽后壁咳嗽,伴有咽痒,夜间及晨起明显,平素进食凉物较多,无怕冷,无口干口苦,纳可,大便便稀,睡眠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外寒里饮证 处方:玄参利咽汤加味。僵蚕9 蝉蜕9 玄参30 桔梗12 荆芥10 甘草9 防风9 薄荷6 辛夷12 瓜蒌皮15 炙麻黄6 杏仁10 白芍15 旋复花12 枇杷叶18 石榴皮9   7剂 2022.10.11 复诊,咳嗽稍有好转,仍有鼻后滴流,大便便稀,睡眠欠佳,舌质淡红,水滑,白腻,脉沉细。一诊效果不佳,看来单纯从喉源性咳嗽思路欠妥,鼻后滴流应该属于痰饮范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应该采用温阳化饮的方法,杜绝痰饮之源。 处方:玄参利咽汤合小青龙汤加味。上方基础上去玄参、薄荷、石榴皮。加桂枝9 干姜9 五味子6 半夏12 茯苓15 细辛3       7剂 2022.10.18 复诊,咳嗽大减,鼻后滴流好转8成,睡眠改善,大便便稀,舌脉同前。 处方:原方加豆蔻6,14剂巩固

刘宝君 2022-10-18阅读量2135

更年期手指麻木肿胀僵硬,中药...

病请描述:医案1:吴某,女,56岁,2022.9.24日初诊 主诉: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10月余 病史:患者去年12月开始绝经,之后开始出现双侧手指肿胀、疼痛,双手晨僵半小时后可好转,无变形。同时伴有怕冷、出汗多,无口干口苦,纳可,二便调,眠安,外院及本院多次复查类风湿因子,风湿免疫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给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止痛治疗。舌质淡红水滑,苔薄白,边有瘀点,脉细滑。 处方:桂枝9g,白芍15g,知母9g,生麻黄6g,淡附片9g,防风9g,白术15g,炙甘草9g,干姜9g,威灵仙30g,姜黄9g,伸筋草9g,豨莶草27g,鸡血藤30g,炒麦芽30g,共7剂。   2022.10.3网络复诊:服药7剂,手指关节疼痛肿胀大减,晨僵只要几分钟即缓解,舌像同前,处方:守方7剂。   医案2:王某,女,53岁,2022.1.9日网络初诊 主诉:双手指麻木疼痛3年余 病史:患者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手指尖麻木、发凉,同时伴有肩关节酸胀难受,晨起严重,下午可稍微缓解,平素怕冷,出汗不多,无口干口苦,纳可,二便调,眠安,舌质嫩红,太少,脉未触及。 处方:桂枝15g,炒白芍15g,羌活12g,黄芪30g,当归15g,豨莶草30g,鹿衔草30g,伸筋草15g,葛根30g,蜜麻黄9g,茯苓15g,炒白术15g,生姜12g,炙甘草9g,7剂。   2022.1.17网络二诊:诉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发凉症状大减,肩关节酸胀缓解,以前曾在别处针灸很多次,也只能缓解一时,花了钱没效果。这次效果这么好,感叹中医太神奇了。 处方:在上方基础上加鸡血藤30g,巴戟天12g,淫羊藿10g,知母9g,细辛6g,7剂。   2022.5.11 网络随访,自从上次服药后手指疼痛麻木一直未复发。这次是因为眼睛酸胀疲劳就诊,给与滋补肝肾治疗。   按语:这两个医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处于天癸已绝,阴阳失调,正气已虚阶段,这时风寒易袭,故出现手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晨僵等表现,同时患者平素怕冷、出汗多,属于桂枝体质。 医案1中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此方出自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他是这么描述此方的:“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wāngléi),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临床应用广泛,疗效卓著。该方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白术,炮附子、麻黄、知母,防风9味药组成。这个诸肢节疼痛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小到手指关节、大到膝盖关节,有疼痛的感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风湿关节炎等。以前叫痹症。这张方子,也可以看作是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变化而来,方中的麻黄、桂枝、附子、生姜四味药组成了一个强大、强力的先遣队,可以对骨缝、关节深处的寒邪搜刮出来。而防风有个称号叫“能除诸风”,不但可以抵御体外的风邪来犯,还能把体内的风邪赶出去;这个风药的精妙在于还能除湿,就像在通风的地方吹干的衣服。而白芍则是收敛的作用,不让麻黄桂枝的药性用太快,太猛,免得伤到身体。同时在本案中加用威灵仙、伸筋草、豨莶草、鸡血藤等具有舒筋活络的专药,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医案2中,关键在于病程较长,久病必虚,不通则痛,不荣亦痛,以手指麻木为主证,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加舒筋活络之品,收效显著,后期加入培补肝肾药物,奏效亦捷。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治疗以血痹为主的病证。原文为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其他以肢体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如糖尿病并发症、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末梢神经炎、中风先兆等,都可以使用本方。

刘宝君 2022-10-06阅读量6700

乌梅丸合痛泻要方、白头翁汤治...

病请描述:患者林某,男,39岁,2022年9月8日就诊。 主诉:慢性腹泻2年,加重半年余 现病史:2年前进食冷物后开始出现反复腹泻,大便急迫,控制不住,并伴有腹痛,便意急迫,但又拉不出来,只排气。平时水果、牛奶都不能碰,一直吃达克普隆、兰索拉唑再加米曲菌,基本保持能一天一次,但肚子一直有点不舒服,伴有怕冷,手足凉,出汗多,因一直关注腹泻这个事情,反复行肠镜检查都基本正常,因此变得异常焦虑,睡眠尚可,舌质嫩红,苔白腻,脉细。 辨证:寒热错杂的厥阴病 方药如下: 乌梅10    细辛3     桂枝 9       党参15 淡附片6  黄连3     黄柏9         当归9 川椒6      炮姜9     炒白芍15    防风9 炒白术15  陈皮9    白头翁9      秦皮9 郁金9     2022.9.13  复诊,腹泻大减,效果很好,仍有腹痛, 余无不适,加茯苓12 猪苓12 泽泻12  木香9 ,继续巩固。 按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或伴腹部不适。IBS-D病位在肠,肠属六腑,喜通降而恶郁滞,有传化物不藏,实而不满的特性。若肝脾失和,中州失运,肠腑泛湿,诸泄遂生。本医案抓住久利和手足凉这两个厥阴病的指征,大胆使用乌梅丸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乌梅丸主治证包括:久泄,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手足厥冷,或恶心呕吐,舌红苔腻、脉沉细或弦紧等症者。因为腹泻的同时伴有腹痛,因此在本例中还用到了痛泻要方。长期的慢性腹泻,其病机往往不是单纯的虚实寒热之一,而往往病机复杂,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还存在肠道局部的热,因此合用白头翁汤。

刘宝君 2022-10-04阅读量4533

肺多发结节,中药助力促消散

病请描述:初诊时间:2021.12.17 患者倪**,女,59岁,2021年12月2日在肺科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6.8mm),右肺下叶见磨玻璃结节(4.5mm)。患者就诊时见气促,无咳嗽、咳痰,有咽部梗阻感,纳可,大便时干时稀,自汗出,舌淡红,苔黄腻,脉细。 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有磨玻璃结节,并有自觉症状,担心肺内结节进一步进展,西医治疗手段有限,希望通过中医药调治改善症状。结合患者症候及舌脉,辨证为肺气亏虚,气郁痰凝,治以补肺益气,理气消郁。具体方药如下: 黄芪30g    党参30g    柴胡9g    陈皮9g 升麻9g    半夏9g    茯苓12g    石上柏15g 石见穿15g  菝葜15g    蛇舌草15g  生米仁30g 半枝莲15g  太子参30g  鱼腥草15g  金荞麦15g 灵芝30g    糯稻根18g  瘪桃干18g  厚朴12g 郁金30g    旋覆花9g  浙贝母9g 患者服用前方两个月后,气促减轻,咽部不适改善,患者信心倍增,希望继续中药调治。 患者2022.07.07来复诊时,告诉我复查了胸部CT:左肺上叶磨玻璃结节有所缩小(6.8mm→6.3mm),右肺下叶未见前次检查所示结节。具体的影像学证据使得患者备受鼓舞,并对中药治未病的本领深信不疑。 随着胸部CT用于体检筛查的增多,肺结节检出率明显增高,肺结节大多数是良性的,但仍然有恶变的可能。一般而言肺结节越大,癌变可能越高,磨玻璃结节癌变可能高于实性结节,并且具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等特征的结节癌变可能更高。中医学讲求不治已病治未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治疗,通过中药调治可以达到控制其进展,乃至于减小、消除的目的。

方志红 2022-08-22阅读量8960

中药治疗肺结节的医案实录

病请描述:今年2月下旬,42岁的阎先生因为咳嗽行肺CT发现左肺上叶有一个直径9.4mm的磨玻璃结节影。阎先生向来身体很好,很少会生病,这突如其来的检查结果让他感到非常焦虑,整天忧心忡忡,无心上班,到处网上打听治疗肺结节的专家,看抖音,搜百度,越看越焦虑,真的是肺有小结节,心有千千结。有的呼吸内科医生建议3个月后随访肺薄层CT,有的胸外科医生建议直接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还有的建议服用中药。阎先生非常恐慌,在我院胸外科看诊后,顺便到我的门诊,想用中药试试看。 我在电脑上仔细查阅了他的影像资料,通过观察结节的形态特征,密度很淡,比较规则,无毛刺,无牵拉征,无血管征,恶性的征像并不明显,既往也无吸烟史,考虑结节为良性的可能较大,建议他先随访3个月,即使是恶性的,也不会耽误病情,而且是首次发现的肺结节,需要留下一个随访时间窗。 中医治疗方面:阎先生面色偏黄,平素怕冷,容易咳嗽,稍微吃的不干净就会腹泻,此外,他还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晚上睡眠不好,难入睡,容易醒,工作特别忙的时候还容易胃痛,舌质淡红胖大,苔白腻,脉沉细。考虑脾虚湿盛,痰饮内停,积聚成结。同时阎先生工作压力大,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这也影响了血液的运行。日久则生痰生瘀,阻滞肺络,有形之邪聚结成块,在影像上则表现为肺结节。因此,在治疗上,应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软坚散结为法。给与参苓白术散加逍遥散再加软坚散结中药。经过2周的调治,阎先生的面色开始有光泽,咳嗽消失,大便偏稀的症状明显改善,同时睡眠尚可,继续原方服用。后来由于疫情封控原因,无法随访肺CT,担心结节再长大,就继续按照原方服用。 7月上旬再此来到我的门诊,我建议他尽快安排肺薄层CT复查。阎先生于是专门挂了全国排名第一的医院胸外科就诊,令人惊奇的是,肺CT显示原来的左肺上叶9.4mm的肺结节,已经缩小至6mm,胸外科医生考虑AAH的可能大,每2年随访一次就可以,阎先生真的是欣喜若康,太幸运了。 我对肺结节的观点就是:发现肺结节首先不要恐慌、不要放任,定期随访;其次不要过度治疗,任何治疗都要充分评估获益与风险;再此,随访期和结节手术后都需要通过中药调治肺结节所处的内环境,土壤好了,结节就不会继续增大、增多、复发。  

刘宝君 2022-07-30阅读量9903

心情不舒畅,连味觉舌觉都会感...

病请描述:心情不舒畅,连味觉舌觉都会感觉异常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张 平 味觉异常和舌觉异常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症,以往多见于年届6旬的老年女性,近年来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以30~50岁左右的女性多见,男性也不少。 蒋师总结了味觉异常主要有口苦、 口甘、 口酸、 口咸、 口辛、 口涩、 口淡等, 舌觉异常主要有舌痛、 舌麻、 舌干燥、 舌强(僵)、 舌肿满(大)、 舌灼热甚或舌疮等,经常兼而有之,皆属“口不仁/口中不仁”范畴。笔者运用中医药治疗味觉异常往往有良好的疗效,但对口中灼痛(舌麻、舌痛、上腭痛,甚至口腔内黏膜粗糙感等)患者,临床仍然有近两成患者无明显疗效,学习蒋师之《郁证发微·郁证味觉舌觉异常论》,方知“七情不遂可以导致味觉、舌觉异常”,临证需仔细甄别。 跟随蒋师复习古代文献,郁证性舌觉异常主要因七情郁结损及心、肝、脾三经所致,常伴有心胸痞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饮食减少、日渐羸瘦、精神恍惚、心慌气喘、心腹刺痛、腹中急痛、胁肋腰背痛、头痛脑疼、寒热往来、溲淋便难等诸多躯体症状,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养心安神、滋阴泻火为基本治则,部分配合吹散如“柳花散”等局部用药,颇有见地。 案例分享 不久前,我主治一患者,女性,63岁,舌边尖麻、痛,甚至如烧灼感,已有半年余,反复用过各类治疗(漱口、喷剂、口服神经营养剂、维生素等),均告罔效。疫情开始后,随着心理压力增加以及情绪恶劣,口舌灼痛加重,言语急促不安,倦怠乏力,胸闷善太息,中脘痞满,头痛时作,口干不苦,夜寐不安,易醒多梦,便干不畅,1~2日一行。舌暗红,苔薄黄腻、少津,两脉俱弦。 先以黄连温胆汤理气化痰、和胃利胆,无效,患者反而出现舌边尖灼痛加重,口舌干燥,舌苔厚腻。看来非气分痰热,继而考虑阴血不足、热在血分,改以滋阴凉血、养心安神为治,用了生地、丹皮、赤芍、当归、远志、朱茯苓等,灼痛略减,口干好转,焦虑同前。接下来再配合疏肝解郁、重镇安神,加药如柴胡、八月扎、朱灯草、牡蛎、龙骨、生铁落等,两周后,灼痛明显改善,仍然焦虑,坐卧不安,继续给予汤药并配合每日口服1粒黛力新,诸症始安。 总结 以上证明,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是客观存在的。郁证往往症状纷繁芜杂,治疗容易顾此失彼;况且还有病郁同存,殊为难治,有时需借助抗抑郁、抗焦虑西药之力,也是出于无奈吧。

蒋健 2022-07-25阅读量9427

小儿夏季常见病系列篇 ...

病请描述:      一到夏季,天气酷热,小朋友拉肚子、大便稀、大便次数多的病例骤然增多,有的一两天就好了,有的却持续数十天,吃了很多药:思密达、妈咪爱、培菲康、布拉氏酵母菌、藿香正气水等等,大便依然不见好转,眼看着宝宝日渐消瘦,家长焦急万分,夏季腹泻增多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案例,宝妈们可以对号入座:病例1:     张某某,男,5个月,母乳喂养,刚刚添加辅食,近20天每天大便十余次,大便不成形,稀便,开始口臭,现在无口气,奶量也少了,睡觉眼睛闭不实,总是露一条缝。到附近医院查血、便常规未见异常。用过思密达、布拉氏酵母菌、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复方丁香开胃贴均无好转。看了宝宝的照片胖胖的,属于小可爱型。舌头淡淡的,苔中间略厚。让家长自己买了中成药:山麦健脾口服液。每次半支,日三次,口服。服了3天后大便1天2次,服用5天后,大便成形,每日1次。家长问是否继续服用,鉴于宝宝仍有脾虚,嘱咐继续服用3周,后家长反馈宝宝大便、饮食均好,睡觉眼睛也闭实了。分析:这个宝宝追问家长病因,是20天前刚添加辅食不久,有一次喂的蛋黄、肉糜量多了,吃后宝宝就开始大便稀,有酸臭味、口臭(宝宝因一次进食量过多,超过了自己脾胃的消化能力,导致积食,最初是伤食泄泻);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大便臭味越来越淡,时有稀水样便,但口气没了,睡觉眼睛却有缝隙了(进而伤了脾胃,使脾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后期就是脾虚泻了)。山麦健脾口服液有健脾温胃,消食理气的作用,对小儿因积食引起的脾虚泄泻或厌食有良好的疗效。这个病例告诉我们宝宝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小婴儿脾胃相对稚弱,消化能力较弱,喂养不能一味求多,要顺应其消化能力,否则欲速则不达,反而伤了脾胃酿成后患,这类的稀便大多持续时间比较长。睡觉眼睛闭不实就是脾虚的表现。病例2:    王某某,男,5岁,中午在外玩耍后大汗淋漓,喝了一杯冰的鲜榨果汁,又吃了一支冰淇淋,回家后不久即自觉肚子痛,吐了2次,大便稀水样便2次,晚饭吃了小米粥,青菜,饭后又呕吐了2次,稀水样便3次,腹部又胀又痛,痛的哭闹不止。一看面色青灰,口唇色淡。查血、便常规未见异常。嘱服午时茶颗粒,每次1袋,日3次,开水冲溶,趁热喝,另外用热水袋外敷腹部。药后宝宝肚子痛逐渐减轻,停止了哭闹,未再呕吐,大便转为正常。分析:我们吃的食物到胃里,胃将吃的水谷饮食初步消化为食糜,这是胃的功能——腐熟水谷,脾的功能是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并把精微物质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这些功能需要脾胃的阳气充足才能完成,就如同我们做饭炒菜一样,锅下面要有火、要加热,生的食材才能熟,吃进胃里才容易消化。远古时期的人在发明火种之前寿命是很短的,有了火把食物做熟了吃,才与动物界完全分开,而且寿命越来越长。夏季天气炎热,很多小朋友喜欢吃冷饮冰淇淋,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温的,一般在36-37℃之间,如果冷饮冰淇淋吃的既快又多,一下子把胃冰住了,就会阻碍脾胃气机的升降运动,就像瓶盖把瓶口塞住了一样,里面的液体气体就不能流动一样,不通则痛,就会出现胃痛、腹痛,呕吐、拉肚子,发病如暴风骤雨一样,说来就来。这些冷饮冰淇淋还会伤害脾胃的阳气,使消化能力减弱,以后就不想吃饭,经常大便稀了。所以说寒凉饮食对人体是百害而无一利,只图一时口感舒爽,而后患确是无穷的。病例3:     李某某,女,7岁,中午和家人在外就餐,回家后不久即自觉恶心,肚子痛,马上去厕所,大便粘冻样,臭秽酸馊,一会肚子又痛,憋不住又去如厕,如此这般,便了6次,家长急忙送去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增高、便常规: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确诊是急性胃肠炎。处方:黄连素片:每次1.5片,日3次,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次1支,日3次,口服。药后宝宝肚子痛逐渐减轻,夜里睡觉安稳,次日大便1次,稀便,无粘液便。之后大便转正常。分析:夏季天气炎热,食物易变质腐坏,滋生细菌,在外就餐,各种不确定因素更多。该患儿吃了不卫生食物,随即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粘液便,血、便常规均显示肠道有细菌感染。中医属于湿热泄泻,这类患儿可以用黄连素片、藿香正气口服液,也可用磷酸霉素氮丁三醇散、头孢氨苄胶囊等。所以,夏季要时时注意食物的卫生,避免吃腐败变质、不新鲜的食物。

周静冬 2022-07-22阅读量8548

常见治疗感冒中成药的选择

病请描述:常见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选择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很多,比如三九感冒灵颗粒、正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清开灵颗粒等等,单单从名字上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有些药品名字还容易混淆,而说明书上的功能主治又往往看得一头雾水,所以有必要帮大家理一理。 首先,西医治疗感冒并不分证型,应用中成药时也不加以区别,而中医将常见的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暑湿型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类型,比如:寒包火型、气虚型、风温等等,如果选用中成药治疗感冒不分证型,效果自然不好。 其次,感冒证型的区分主要是通过结合症状和舌像,而舌像又最易区分。舌像,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看到舌头的样子,其中包含了舌质和舌苔,舌质也就是舌体本身,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简便易学的就是观察舌质和舌苔的颜色。 风热型感冒的舌质特点是颜色发红,而且是舌边和舌尖发红,舌边和舌尖这两个部位,是心肺所主管的,心火,肺热的时候这两个地方就会红。而舌苔为薄白苔或者薄黄苔,就提示心肺有热。中医治疗的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心肺有热,所以要选用寒凉的药物。那么哪些中成药是寒凉的药物呢?三九感冒灵颗粒是的,它所含中草药成分是苦寒的,能够清热解表,而且内含西药对乙酰氨基酚成分,有退热作用,服用它后不宜再服用其他退热药,否则药物过量蓄积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其他如双黄连颗粒、清开灵颗粒也是可以的。这一类型的感冒是感受了外界风热邪气所致,往往好发于春季,因为春天是阳气逐渐生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经过冬天的闭藏而逐渐强壮起来,如果感冒在这段时间里流行起来,也就是中医里的“春瘟”。至于网红药:莲花清瘟胶囊,也是属于苦寒药,可以用于时行热性感冒。 风寒型感冒的舌质特点是颜色偏淡红,而舌苔为薄白苔,是感受风寒邪气造成的,因为“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所以要选用温热的药物来治疗。常用的正柴胡颗粒可以治疗这一类型的感冒,其所含中草药成分有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就比较适合。而小柴胡颗粒虽然在名称上与正柴胡颗粒仅仅一字之差,但是作用却不尽相同。小柴胡颗粒适用于风寒感冒渐起,有入里化热的趋势,这时候才可以用小柴胡颗粒。怎么判断呢?也就是舌质可以是淡红,而舌苔薄黄,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柴胡颗粒了。 至于暑湿型感冒,顾名思义是感受了暑湿邪气而患的感冒,暑湿之气多见于夏季,故尔暑湿型感冒也好发于夏季。它的舌像特点最显著的是舌苔厚腻,根据寒热不同而又可分为偏寒与偏热,偏寒者苔白腻、偏热者苔黄腻,以此可以加以区分。偏寒的暑湿型感冒可以选用蒮香正气软胶囊,清暑化湿解表,而偏热的暑湿型感冒却无特别合适的中成药,如果一定要选,清暑益气颗粒可以试试。 以上是治疗感冒的常见中成药根据感冒的不同中医证型的选择,至于常用的蓝芩口服液、蒲地蓝口服液等主要是针对咽喉肿痛,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能,有上述症状的可以选择治疗,以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奚肇宏 2022-06-13阅读量1.4万

“药&rdquo...

病请描述: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近年来,中医药为主、多种疗法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国内KOA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中成药因其使用方便、易于存储等优势,较传统中草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辨证不准确、超适应症应用,以及使用疗程、用药时机、用药剂量不合理等问题。目前,国内对于中成药的规范使用指导建议较少。本文将以中成药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为例,整理相关用药信息,仅供医疗工作者们参考阅读。  合理选定适应症及适用人群中成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产生的,而中医药理论之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所以,使用中成药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用药。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适用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所致的KOA,症见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其中肝肾不足者多表现为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筋脉瘀滞者可见关节疼痛如刺或胀痛,休息后疼痛不得减,关节屈伸不利;面色晦暗,舌象与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肌肉骨骼慢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2]中提示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还可用于:气滞血瘀型(以骨骼、肌肉疼痛肿胀,痛有定处,痛处拒按为主证)和肝肾亏虚型(以骨骼、肌肉疼痛时轻时重,劳倦后加重,气短自汗,面色少华为主证)的肌肉骨骼慢性疼痛。从适用人群角度来说,该药对无影像学改变,仅症状性KOA患者(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为主);伴有软骨损伤的轻中度KOA患者;以及软骨下骨髓水肿的患者适用。 了解药品功效与药理作用了解中成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可为提高药物疗效、防治不良反应等巩固理论基础,对指导患者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由杜仲、白芍、续断、黄芪、枸杞子、牛膝、三七、鸡血藤、人参、当归、黄柏、威灵仙共12味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肝肾、养血荣筋、通络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帮助改善关节功能。传统药物作用:KOA属中医“膝痹”范畴,“膝痹”本质为虚证,尤其是肝肾亏虚,所以“膝痹”必然存在肝肾亏虚,这是膝痛的基础[3]。正气虚损,无力鼓动血行,血不养筋,且风寒湿邪易侵入,致使痹阻经筋、关节,筋骨脉络不通,气血瘀滞,进而造成关节活动受阻或障碍,气血不通引发疼痛。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药物组成中杜仲、牛膝、续断,能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行脉、通络止痛;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人参、黄芪,补中益气;鸡血藤、三七,舒筋活血,消肿定痛。从病因病机出发,辨证施治以达到治疗KOA的目的。现代药理作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具有镇痛、消炎作用,对KOA引起关节疼痛等症状可有所改善。药理学相关研究表明[4],该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标协同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特点,其所含成分中具有较强的抗炎药效。药物提取液可直接作用于软骨细胞,能改善其代谢障碍,治疗退行性病变;同时可作用于关节滑膜,能减轻滑膜炎,对血液微循环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治疗滑膜炎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5]。 按疗程用药的重要性正确合理的使用中成药,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作用,为患者的治疗增效。用药疗程不足或超剂量用药等都可能影响到疾病预后。 多项对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临床疗效的研究[6-7]显示,患者按照一次12g(1袋),一日3次的用量,通常在连续服用4周至1个月后作用效果明显。还有研究表示,患者服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3个疗程(1个月为1疗程),能够促进关节软骨及滑膜损伤的修复,从而使关节功能获得改善[5]。KOA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足疗程的用药以控制病情进展。若患者未按疗程用药,发生中途断服或短期用药后停服等情况,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购药不便的偏远地区中老年患者,很容易因路途远,往返就医花费多,不会使用线上诊疗软件等因素,出现中断治疗的现象。为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需求,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了《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8]。临床医师可根据该规范中的具体要求,酌情开具长期处方,为患有KOA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多便利。  关注药品安全性问题中成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仍需注意使用禁忌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问题。不良反应:服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后,偶见消化道反应(如胃脘不适等),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为减少消化道反应的发生,通常建议患者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使用注意:中成药说明书中禁忌症多不明确,但仍需注意以下提醒。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对孕妇禁用;对药品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如患者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前需了解有无药性冲突,谨慎用药;服用药物期间,建议患者尽量不食用海鲜及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种疗法联合应用的意义中成药与西药,以及其他疗法的联用,为KOA治疗提供了更多思路。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与多疗法联用也在临床中发挥了良好的协同作用。 有研究显示[9],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与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治疗KOA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还可以降低机体 hs-CRP、COMP、IL-17、MMP-3、COX-2 水平,有着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髌股关节炎,能较大程度缓解症状, 改善关节功能,有助于术后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提高手术疗效[5]。此外,还有研究证实针灸、推拿配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KOA 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可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0]。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KOA,疗效确切,用药安全[11]。联合用药提醒:针对复杂病情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时:中成药与其他中成药联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在考虑两者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后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同时应避免不良反应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 结语当前西医治疗KOA多以消炎、镇痛等对症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延缓病情发展,结合中医药疗法可为治疗KOA提供新思路,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中成药因其自身优势在各治疗领域表现出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也急需临床工作者们的重视,以期让中成药发挥出自身力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帮助。  图片来源:pixabay 参考文献:[1]《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中成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5):522-533.[2]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肌肉骨骼慢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J].骨科,2021,12(5):389-395.[3]余庆阳,黄巍.膝骨关节炎从痹论治的病因与证候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3):40-43.[4]陈紫军,霍晓乾,任越,舒展,张燕玲.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骨关节炎的抗炎潜在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J/OL]. 中国中药杂志:1-9[2022-04-14].[5]肖磊,周至游,李全,等.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髌股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6):565-568.[6]黄小英,李晶,胡国庆,关伟南,邓德礼,王浩.伯司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9):584-585.[7]王和鸣,葛继荣,殷海波,冯兴华,朱立国,张军,郭振江,罗涛.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6):489-49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2021-08-10)[2022-04-14].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108/e8fbc0fa4bb6450b8ed0a8e9055a5b5e.shtml[9]刘磊,张舒,周悦悦.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343-3346.[10]刘宝涛,耿鑫,安国俊.针灸与推拿配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20,33(22):92-93.[11]谢亚龙,尹纪光.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95+98.

微医药 2022-05-31阅读量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