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呕血 > 内容

呕血内容

关于华法林的几个基本点

病请描述: 1. 什么是华法林(warfarin)?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物,它能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改变血液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限制已有血栓的进一步扩大和延展。2. 为什么要服用华法林以及疗程?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外科张步升华法林被广泛用于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房颤、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血栓高危疾病的长期抗凝治疗和预防。机械瓣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抗凝,生物瓣置换或单独置入成形环的患者需要抗凝3~6个月;房颤患者长期口服华法林,可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患者应用华法林可抑制新的血栓形成,急性期过后仍需维持应用一段时间,减少血栓的复发。3. 如何服用华法林?每天服用一次,最好在下午或晚上同一时间服药,饭前饭后均可,不可漏服;您应该按医生或药师建议的剂量来服用,不能随便停药或进行剂量调整;忘记服药之后4小时内请当时补上,超过4小时请勿补服,第2天继续正常用药,不能因为忘记服药而在第2天加倍用药。为了方便监测,每次检测INR、调整华法林剂量、增减药物时,请在华法林抗凝记录表中进行记录,就诊时请携带抗凝记录表。4. 服用华法林为何需要抽血以及何时抽血?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需要定期抽血检查凝血指标,即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波动,如果您的INR值太低,说明抗凝不达标,有形成血栓的危险;而INR过高,说明抗凝过度,有发生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规律监测INR值,从而保证您应用华法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您可在当地医院抽血检查INR值,无需空腹;初期应用华法林一般根据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决定查血的频率,不建议自行调量;INR值连续稳定在目标范围后可延长查血间隔,建议最长间隔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在您长期服用华法林的过程中,若有加用其他药物、新发疾病、华法林剂量调整的情况需要增加查血频率,有出血或栓塞征象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复查INR值。5. 什么因素可以影响华法林化验结果以及如何处理?(1)食物:当您口服华法林时,应尽量保持饮食结构的平衡,不要盲目地改变食物结构、添加营养品,并定期监测INR值。含有大量维生素K的食物(绿色蔬菜、动物肝脏、豆油等)会降低华法林的疗效,某些食物如芒果、葡萄柚、大蒜、生姜等可增强华法林疗效,如果偶尔大量食用这些食物,可能会导致您的INR值波动,应注意均衡食用,不要刻意偏食或禁食某种食物。(2)药物:很多药物对华法林的疗效有增强/减弱作用,如果您有身体不适,尽量避免自行用药。到医院就诊时告诉医生您正在服用华法林,如有加用或停用其他药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密切监测INR值,必要时调整华法林的用量。常见增强华法林药效的药物有甲硝唑、氟康唑、左氧氟沙星、胺碘酮、辛伐他汀、对乙酰氨基酚、西酞普兰、奥美拉唑等;常见减弱华法林药效的药物有利巴韦林、卡马西平、波生坦、替米沙坦等。(3)中成药:中成药和中草药有可能影响华法林的药效。例如丹参、当归、枸杞可能会增强华法林的药效,人参制品可能会降低华法林的药效。如果必须服用中药,也要让开中药的医生了解您在服用华法林。开始服用后应缩短监测INR的时间(开始服用后3~5天),以便了解是否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必要时调整华法林用量。(4)疾病/身体情况的影响:某些疾病和身体情况的变化对华法林的抗凝效果有一定影响。如长期腹泻或呕吐、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发热、肝功能受损、充血性心衰可增强华法林药效,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减弱华法林药效。吸烟与饮酒会加快华法林的代谢,患者应尽量戒烟并避免酗酒。6. 学会简单地调整华法林剂量请在医生和药师的协助下调整华法林剂量。INR在目标范围内不需要调整剂量;INR连续测得结果在目标范围之外再开始调剂量,一次升高或降低不必急于改变剂量,而应寻找INR波动原因;调整剂量时,一般情况下每次增减剂量1/4片,调整剂量后注意加强监测;INR异常升高和出血密切相关,INR>3时应停用华法林,并到医院由医生进行处理。7. 华法林的不良反应有哪些?华法林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轻微出血症状有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出血量多、皮肤出现瘀斑等,可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华法林剂量;严重出血症状有血尿、血便、咯血、呕血、颅内出血等,应立即停用华法林,并立即到医院就诊。应用华法林后,若月经量明显增多,可将华法林剂量减少1/4片或更多,经期结束后再恢复至原来的剂量。8. 服用华法林需要注意什么?口服抗凝治疗不影响您的正常生活习惯,您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应注意安全,避免参加易受伤的活动或运动。服用华法林期间需要拔牙、做胃镜检查、接受外科手术等,您应该跟经治医生说明您正在服用华法林,按照医生的医嘱决定是否停药或者是否需要应用其他药物替代。不同厂家因制剂工艺不同,华法林溶出度也会有差异,所以尽量服用同一厂家的药品,并在购买时予以注意;如果更改药物厂家,也要多监测INR值。

张步升 2018-11-09阅读量9424

ESD术后病人的护理

病请描述:1 术前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1焦虑和恐惧 护理措施:告知患者疾病的性质及手术的方法,即ESD方法:在胃镜下予病变的息肉周围粘膜下注射NS+胭脂抬举后,给予电切,创面用氧气喷洒电凝治疗。是一项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的手术治疗方法,同时也节约了很大一笔手术费用。         1.2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告知患者术前禁食,采血查PT及备血的目的,以取得配合。         1.3其他 护理措施:留置静脉通道,并予度冷丁,安定,654-2肌肉注射以达到镇静治疗及减缓胃部蠕动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术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1潜在并发症         2.1.1穿孔 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精神神志及血压心律的变化,认真的听取病人的主诉,如发现腹痛剧烈、腹肌紧张要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紧急处理;给予胃肠减压,抬高床头取半卧位,以利于炎症局限于腹部,同时有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2.1.2出血 护理措施:观察血压心律的变化,有无恶心呕血及黑便现象,并听取病人主诉,有无心慌出冷汗现象,观察精神及神志变化。开放静脉通道,并予止血抑酸、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同时嘱咐患者禁饮禁食,绝对卧床休息。         2.1.3腹痛 护理措施:观察腹痛的性质,如发现穿孔症状按2.1.1给予护理,腹痛不明时禁用止痛针,必要时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告知腹痛乃ESD术后常见症状,减轻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如腹痛原因明确,可适当给予止痛针。         2.1.4感染 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ESD等有创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厌氧菌感染。         2.2营养失调 护理措施:因禁食导致体液丢失,胃肠功能紊乱,应遵医嘱予营养支持治疗。并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充足的休息。满足机体营养需要量。         2.3焦虑 护理措施:术后患者因疼痛和担心癌变部位是否切除干净而出现烦躁不安,应给予心理支持,转移注意力,告知患者ESD与外科手术效果相同,同时定期复查也能及早发现问题。         2.4其他 护理措施:给予出院后饮食及健康宣教。         ESD因其创伤小,安全便捷,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早期胃癌和蒂部较大(普通电切难以切除)息肉,护理人员应对ESD手术方面基本知识加深了解,以减轻患者不适情绪,减少和及早发现并发症,以采取准确,及时,可靠,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温馨病房高质量的护理要求。

李昌平 2018-07-26阅读量1.4万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病请描述:病因   高血压和主动脉中层疾病是发生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因素。  1。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夹层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占70%~80%,高血压可使动脉壁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弹力纤维常发生囊性变性或坏死,导致夹层形成。但在各型夹层中,高血压的检出率不同,以Ⅰ、Ⅲ型合并高血压者更为常见,Ⅱ型最少伴有高血压。  2。结缔组织疾病 马方综合征患者,因结缔组织病变,主动脉壁变薄易于受损,可较早促使升主动脉夹层发生,约占主动脉夹层的1/4,仅次于高血压。此外,Ehlers-Donlas综合征表现为中层囊性坏死,平滑肌细胞和弹力组织丧失,瘢痕和纤维化等。Erdheim中层坏死或Behet病引起主动脉夹层者,偶有报道。  3。妊娠 40岁以下女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约半数见于孕妇,并且常在妊娠7~9个月发病,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主动脉中层坏死有关。   4。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所继发的高血压,或者主动脉瓣二瓣化,前者发生率为2%,后者为9%~13%。   5。损伤 严重外伤可引起主动脉峡部局部撕裂,据报道,约14%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与重体力运动有关,如身体突然用力屈伸、回转等,左心导管或行体外循环插管技术,以及主动脉阻断等医源性损伤,也可导致夹层发病。  6。罕见原因 梅毒、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偶可致主动脉夹层。有些药物或食物对结缔组织具有毒性作用,如甜豆中含有氨基乙基氰化物等,可使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可卡因滥用会导致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急剧升高,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剧增从而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生。   临 床 表 现  本病临床表现取决于主动脉夹层的部位、范围、程度,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有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向外破溃并发症等。按发病时间,在2周以内为急性;2周至2个月属亚急性;超过2个月为慢性。国外报道,男性多于女性,男与女之比为3∶1(有的病例组高达7∶1),发病年龄为13~87岁,平均59岁。各型平均年龄不同,以Ⅱ型发病年龄最轻,为38岁,Ⅲ型48岁,Ⅰ型52岁,后两型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别。  1.疼痛 疼痛是本病最主要和突出的表现。约90%的患者有突发性胸或胸背部持续性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放射到背部,特别在肩胛间区沿夹层发展方向引起胸、腹部和下肢疼痛,疼痛部位有助于判定病变位置。A型夹层可引起前胸和肩胛间区剧痛,有时可放射到颈、喉、下颌,夹层扩大压迫右冠状动脉时易误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B型夹层表现为前胸和后背剧痛,说明夹层广泛,若疼痛向下波及腰背部或下肢,则反映夹层在向下发展;如夹层破入主动脉内,疼痛可以减轻。本病常伴有一个安静期或潜伏期,因夹层进展或破裂,疼痛可能再发作或突然死亡。 约1/3~1/2的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神志改变等休克样的表现。5%~10%的患者会发生晕厥,这常常表明发生心脏压塞或头臂血管受累。 少数夹层患者无疼痛,如马方综合征或行激素治疗者,以及其他极少数病例,称为无痛性主动脉夹层,值得引起注意。  2.心脏表现 约半数患者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A型主动脉夹层严重的并发症,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导致急性左心衰竭、呼吸困难、胸痛、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体征,如股动脉杂音(Duroziez征)、毛细血管搏动征(Quincke征)、点头征(Musset征)和股动脉枪击音(Traube征)等。  3.高血压 95%以上的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可能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累释放儿茶酚胺,或肾动脉阻塞引起肾缺血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可出现心脏压塞、血胸或冠状动脉供血受阻等,引起心肌梗死时可出现低血压。   4.脏器或肢体缺血表现 (1)神经系统缺血症状:当主动脉弓三大分支受累阻塞或肋间动脉腰动脉阻塞时,可出现偏瘫或截瘫等定位体征,也可表现为意识模糊、昏迷而无定位体征,多为一过性。患者可因弓部病变压迫左侧喉返神经出现声嘶,约40%的患者具有此种表现。 (2)四肢缺血症状:肢体动脉供血受累时,可有肢体急性疼痛,夹层累及腹主动脉或髂动脉,可表现为急性下肢缺血,易误诊为下肢动脉急性阻塞。体检常有脉搏减弱甚至消失,肢体发凉、发绀等表现。 (3)肾脏缺血:肾动脉供血受累时,可出现少尿、血尿,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4)肠缺血:肠系膜上动脉受累可引起腹痛、腹胀、腹部压痛等肠梗阻症状。黄疸和转氨酶升高是腹腔干受累使肝缺血的表现。  5.破裂症状 主动脉夹层可破入心包腔、左侧胸膜腔,引起心脏压塞或胸腔积血;也可破入食管、气管内或腹腔,出现休克、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呕血、咯血等表现。心脏压塞时,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和心音遥远,以及双侧颈静脉怒张、中心静脉压升高、奇脉等体征;血胸时,患者肋间隙饱满,叩诊呈实音,听诊时呼吸音减弱,胸膜腔穿刺抽出血液等。

秦金保 2018-05-01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