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1.2020年3月18日是第20次全国“爱肝日”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流行区,有1亿左右的乙肝携带者和二千多万的乙肝患者。由于人们对乙肝的认知有限,往往谈肝色变,患者对乙肝知识存在很多误区。首先在用药方面,许多患者认为乙肝是可以快速治愈的,盲目相信虚假药物广告中的特效药和所谓的乙肝转阴药。这些药物可以快速降低转氨酶,使患者以为治疗有效,但实际上掩盖病情进展,停药后出现反复,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还有一些患者急于使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使用多种保肝降酶药物,加重了肝脏代谢药物的负担,反而适得其反。其次另外有一些患者认为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没事了。平时经常饮酒熬夜,也不去医院定期随访。等出现黄疸呕吐等症状再去就诊病情已经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了。再者由于对乙肝的恐惧认为病毒携带者不可以结婚。目前可以明确的是病毒携带者可以结婚,但婚前必须检测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即“两对半”,如均阴性,就必须注射乙肝疫苗,待产生抗体后就可以结婚了。2.乙肝携带者是指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水平高于检测值,肝组织无明显炎症,影像学检查也未发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这部分人群不需要治疗,可以象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不应该受到歧视,但要注意平时作息要有规律,避免劳累,饮食以清淡为主,尤其是不要饮酒,最重要的是需要每隔6-12月去查一次肝功能/病毒载量/彩超等,发现肝功能异常要及时治疗。乙型肝炎患者是指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水平高于检测值,肝组织有明显炎症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肝纤维化。这部分患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及早使用抗病毒治疗,并定期随访。平时要注意休息,控制情绪并忌酒,慎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3.乙型肝炎“大三阳”是指除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外,乙肝e抗原阳性而e抗体阴性,“小三阳”是指除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外,乙肝e抗原阴性而e抗体阳性,一般认为e抗原阳性的大三阳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乙肝病毒载量更高,但并不是乙型肝炎严重程度的指标,二者都可以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肿瘤。判断乙肝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是肝脏活检,通过活检可以发现肝组织炎症坏死的程度及肝纤维化的情况。所以,只要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需要抗病毒治疗,并定期随访。4.乙肝的治疗主要有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等。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细胞的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细胞癌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抗病毒治疗方案有口服的核苷类似物和皮下注射的干扰素二种。决定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是选择治疗时机和用药方案。慢性乙肝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上限的5倍,开始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年轻,女性,病毒载量低于10的8次方无干扰素禁忌症的可以优先选择干扰素治疗,年龄较大,男性,病毒载量高于10的8次方,可以选择口服的核苷类似物治疗。为了提高疗效,应首选高效低耐药屏障核苷类药物如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及丙酚富马酸替诺福韦。干扰素治疗如无效6个月可以停药改用核苷类药物,如有效疗程至少需要12个月。根据我国肝病专家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中的停药标准,核苷类药物治疗大三阳患者需转成小三阳后至少巩固治疗3年以上且总疗程大于4年,对于e抗原阴性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程不确定,且停药后复发率高,建议治疗疗程要更长。治疗期间每隔3-6月需要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两对半,HBVDNA和彩超等,如发现病毒耐药或出现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治疗方案。5.经过抗病毒治疗后乙肝病毒转阴,提示药物抑制了乙肝病毒的复制,虽然血液中的病毒被抑制了,但肝细胞内的病毒仍未被彻底清除,此时若停止治疗会导致病毒反弹,造成前功尽弃。所以患者要树立长期治疗的思想,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达到停药标准后停止治疗。切不可认为病毒转阴就高枕无忧了。6.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长期存在于携带者和乙肝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血液传播:如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输血,血液透析,手术中器械消毒未达标等医源性途径等均可能传播乙肝。(2)母婴垂直传播,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传染给婴儿,这是我国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3)体液传播,是指通过人体的唾液,精液及消化液等传播,如性行为可以传播乙肝。由此可知乙肝病毒不是通过呼吸道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所以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与他人一起吃饭,握手,交谈,拥抱等不会传播病毒,也不需要将他们与正常人隔离。家人和朋友不要疏远甚至孤立慢性乙肝患者,正常生活在一起并不传染,更不应该歧视患者。7.乙肝患者的爱人和子女需要检测乙肝抗原抗体标志物(两对半),如发现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应注射乙肝疫苗预防感染。如母亲为乙肝携带者,乙肝病毒大于10的5次方,怀孕最后3月可以服用核苷类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婴儿出生后应在24小时内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平时生活中乙肝患者的家人要预防血液传播,不要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生活用品,乙肝患者还要注意伤口保护,伤口不要直接接触家人的皮肤。
周朝晖 2021-08-18阅读量1.9万
病请描述:专家简介:文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修复重建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四肢复杂骨关节创伤修复;关节疾病的保关节治疗;复杂四肢组织缺损的保肢与功能重建;骨缺损,骨不连,慢性骨髓炎的修复与重建;四肢先天及后天畸形矫正等。骨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疾病,骨折后的愈合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民间也有着“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说法。然而,部分患者也可能会遇到骨折一百天后并没有愈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一般骨折后骨骼的愈合过程。骨的再生能力是很强的,外伤性骨折在经过良好复位后,一般3~4个月内可完全愈合。骨折的愈合分为四个阶段: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和骨痂改建或再塑。一般情况下,经过这四个步骤,发生骨折的部位就能恢复到与原来骨组织一样的结构,实现完全愈合。而这四个阶段的完成分别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是“伤筋动骨一百天”的原因。发生骨折后一百天未能愈合就是骨折不愈合吗?不是这样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将骨折不愈合定义为:骨折治疗后(包括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至少9个月,或连续动态观察3个月未见到骨折有明显的愈合征象。也就是说,即使骨骼愈合比较慢,在3~4个月未能完全愈合,但只要骨折的骨处于愈合的过程中,就不认为是骨骼不愈合。为什么有的人骨折愈合很快,而有些人却很慢,甚至不愈合呢?影响骨折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骨折的情况、骨折部位的状态和机体情况。首先是骨折的情况骨折的严重程度:严重创伤造成的粉碎性骨折、全身多处骨折,或伴有严重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的骨折,愈合会变慢。骨折断端的接触情况:长斜型骨折相较于横断型骨折,断端的接触面积更大,愈合也更快;骨折断端分离则会导致骨折愈合变慢。其次是骨折部位的状态骨折断端局部供血情况:血供是被骨折愈合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充足的血液供应的骨折部位更容易愈合。血供较差的部位,如腕舟骨、胫骨中下段、股骨颈等,骨折愈合较慢,很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断端的稳定性:断端保持稳定是骨折愈合的重要条件之一。软组织嵌顿:肌肉、筋膜、肌腱和神经等嵌于骨折两个断端之间会阻碍骨折的愈合。感染:骨折愈合过程中如果发生感染,会终止来自骨髓、骨膜和周围软组织中的细胞募集和激活。甚至会导致骨坏死、组织水肿、血管血栓和骨折断端吸收,最终造成骨折不愈合。最后是机体情况年龄:年龄会明显影响骨折愈合速度。婴儿期骨折愈合最快,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逐渐成熟,愈合速度也逐渐减慢。老年人骨折愈合明显慢于年轻人。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会使骨骼愈合减慢。这是因为缺乏愈合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某些疾病和药物:糖尿病、化疗药物等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吸烟:吸烟会明显影响骨折的愈合,因此骨折后6周内建议戒烟。不适当的锻炼:锻炼过早或过晚,不锻炼或过度锻炼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如何预防骨折不愈合或者愈合太慢?骨折伤口消炎,避免感染。如果发生感染要及时就医。适当抬高患肢,改善血供。但要注意不能过高,否则可能会加重缺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注意补充蛋白质、钙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骨折端愈合。
文根 2021-06-18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1855年,人类开始研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1948年,糖皮质激素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1950 年,美国和瑞士的化学家因发现糖皮质激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休克等作用,可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疾病。肾小球肾炎和急性间质性肾炎等肾病的治疗需要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泼尼龙、泼尼松龙等)。但是很多患者听到激素就害怕,不愿意用激素治疗,导致疾病进展,严重者发展为不可逆的尿毒症。那么糖皮质激素究竟有哪些不良反应呢?1. 感染:糖皮质激素会引起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毒、细菌,甚至是一些不常见的病原体(真菌、结核等)。如果发生重症肺炎等感染,有生命危险,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用药前需要排除潜在感染,如果有乙肝病毒携带,需要行抗乙肝病毒治疗;如果TSPOT阳性(结核相关),需同时抗结核治疗。佩戴口罩,预防受凉,勤洗手,适量运动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一旦出现轻度的感染,比如流涕、咳嗽、腹泻等不适,不要太担心,尽量不要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如泰诺、百服宁等)。如果出现发热,特别是体温在38度以上,需要第一时间至医院就诊。如有咳嗽、气急等症状,需要尽早行胸部CT检查,然后选用高效的抗细菌药物,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联合抗病毒、抗真菌药物等。2. 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等)、痤疮、皮肤变薄、皮肤紫纹、肌肉萎缩无力、女性多毛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男性阳萎等。向心性肥胖、痤疮对健康影响不大,对外表影响较大,不过停药后可好转。皮肤紫纹类似妊娠纹,不可逆。糖皮质激素由于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可延缓伤口愈合,如果需要动手术,需告知医生。儿童可因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3. 消化系统并发症: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糖皮质激素应用期间,需服用PPI、H2 受体拮抗剂等预防药物。如出现消化道不适,可行胃镜或者肠镜检查。4. 糖尿病: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血糖升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体重(不要让体重增加)、少吃多动等。若血糖很高,需要加用降糖药物。一部分患者停药后血糖可恢复,还有一部分无法恢复,需终身降糖治疗。5. 骨质疏松、骨折:需定期检测骨密度、股骨头磁共振等。糖皮质激素应用期间,需要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骨化三醇等),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6.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需要监测血压和血脂,控制体重。7. 白内障、青光眼:如有视物模糊等症状,需至眼科就诊。8. 神经精神异常:可引起失眠、手抖、暴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极少部分可出现癫痫、行为异常等。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应用前,一定要仔细排除禁忌症,治疗过程中每2-4周至门诊随访(肾病科激素应用一般在半年以上),患者应将不适症状告知医生,而医生也会定期随访相关的指标(血糖、血脂、血压、体重、骨密度等),只要严密监测,积极应对,不良反应还是可控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毕竟是罕见的,医患共同努力,做到“胆大心细”就不用怕!
王一梅 2021-05-14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专家简介:文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修复重建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修复重建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四肢复杂骨关节创伤修复;关节疾病的保关节治疗;复杂四肢组织缺损的保肢与功能重建;骨缺损,骨不连,慢性骨髓炎的修复与重建;四肢先天及后天畸形矫正等。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糖尿病足常常由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协同发生作用。糖尿病足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可以导致患者发生败血症,不仅影响到正常生活。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我国有约200万糖尿病足的患者截肢,而截肢后,5年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既然糖尿病足危害这么大,截肢后效果也并不佳,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既阻止糖尿病足的发展,又能保住患者的脚,提高生存质量呢?目前,糖尿病足的保肢治疗主要包括清创术、清创术联合持续氧弥散、清创术联合负压技术及皮瓣重建、清创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足部减压和综合治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胫骨微创横向骨搬移术。由于糖尿病足的发生与感染密切相关,所以清创是必要的。清创术简单来说就是将感染伤口变为清洁伤口。除此之外,清创还可以糖尿病足停滞的、慢性的溃疡转变成一个更有生物活性的急性伤口,从而逐步缩小创面。清创术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基石,其他的治疗都必须在清创术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清创的质量对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情况有很大影响,一定要仔细、彻底。高的氧分压可提高创面的愈合率。局部清创术联合持续氧弥散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就是通过持续氧弥散装置,运用高压氧促进创面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治疗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及感染、内固定物感染等情况都有很好的疗效,是一种经典的糖尿病足保肢治疗方法。由于糖尿病足的发生与感染相关,且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足部皮肤缺损,局部缺血坏死,创面也更容易继发细菌感染,继而发生坏疽,发展为骨髓炎。联合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可以抗感染,避免糖尿病足溃疡进展。有些糖尿病足与下肢血管病变导致的缺血有关,通过减轻足底压力,可以避免疾病进展。目前减轻足底压力的方法主要有支具、鞋袜、外科手术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全身性病变在足部的体现,应当针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综合内外科治疗,控制血糖,才能减缓糖尿病的进展,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足。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是使用缓慢的牵张力横向作用于下肢的组织,诱导人体组织的修复潜能,激发软组织再生,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实现微循环的再生与重建。这一手术极大地降低了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事实上,糖尿病足的预防要远远重于治疗。糖尿病人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够避免发生糖尿病足。01首先,要控制血糖。糖尿病足三个病因都与血糖密切相关,因此,只要控制好血糖,就可以消除糖尿病足的病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02其次是要消除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戒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03然后是要做好日常的足部护理。要选择舒适的鞋袜,避免足部损伤,还要定期进行专业的足部护理。04最后就是要定期检查,预防感染。一方面要每天自我检查双脚,如果发现足部问题,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另一方面每年至少到医院进行一次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筛查。
文根 2021-04-21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说起猫狗这些萌宠,很多朋友都存在着双重的情感:一方面,毛孩子的乖巧可爱让我们欢喜不已,但另一边又担心被它们抓咬后会感染狂犬病。尤其是此前#杭州初二女生感染狂犬病脑死亡#的事件,让大众再一次感受到了狂犬病的致命风险。截图来自:微博随着天气渐暖,狂犬病进入了高发期,所以今天,微医君就跟大家聊聊狂犬病的那些事。这些狂犬病的常见说法,是真的吗?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中枢系统传染病,也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烈性传染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必死无疑。人们对于狂犬病的恐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也因此流传着各种与狂犬病相关的说法,那么这些说法都是真的吗?1狂犬病都是通过狗传播的?虽然名字里带“犬”,但实际上,犬并不是唯一可以传播狂犬病的动物。理论上,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患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狗、狼)、猫科及翼手目(蝙蝠)动物。我国90%以上的狂犬病由狗引起的,其次为猫,猪、牛、马等家畜亦可感染(但比较罕见)。而在狂犬病疫情控制较好的一些国家,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野生动物成为主要传染源。2被狗舔到也会得狂犬病?狂犬病毒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唾液,大多数人类间的狂犬病病例是由于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所致,少数是由于被抓挠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也就是说,如果手上有伤口并且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舔到,也有感染狂犬病的风险。3狂犬病毒最长可以潜伏几十年?在一些不实的报道中宣称狂犬病毒最长可以潜伏几十年,以至于很多小时候被狗咬过的朋友至今仍担心会狂犬病突发。实际上统计发现,绝大多数人的潜伏期都是在1~3个月,极少数短至两周以内或长至一年以上。4得了狂犬病会学狗叫?有传言说狂犬病发病时人会像狗一样狂叫,但实际上,狂犬病患者并不会出现狗叫的症状,发病时有两种典型的临床表现。>> 狂躁型多数病人属于该类型,患者会出现发热并伴随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如:高度兴奋、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 麻痹型病人无典型的兴奋期及恐水现象,而以高热、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开始,继而出现肢体软弱、腹胀、共济失调、肌肉瘫痪、大小便失禁等。接种狂犬病疫苗,你需要了解这些事狂犬病虽然凶险,但却是可防可控的,而被抓咬后注射疫苗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1被抓伤了但没出血,需要打疫苗吗?如果被猫狗抓咬,哪些情况需要注射疫苗呢?根据接触的方式不同,暴露的风险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大家可以对照查看下面的表格。截图来源: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2被抓咬后疫苗只要打一针吗?目前有“5针法”和“2-1-1针法”两类疫苗,两者在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没有特别的不同。>> 5针法程序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每剂0.5mL或1.0mL),共接种5剂。>> “2-1-1”程序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3“十日观察法”是指10天内不需要打疫苗吗?在狂犬病的防治方面,世卫组织曾推出过“十日观察法”,即如果狗或猫在咬伤人后10天后仍然十分健康,就证明咬人的狗或者猫在事发时,唾液中是不含有狂犬病毒的,危险就很小了。但需要明确的是,十日观察法的意思并不是在10天的动物观察期内,被抓咬者不做任何免疫预防的措施,依然需要第一时间接种疫苗,如果动物在观察后依然健康,则可以停止接种。不过,十日观察法有很多严格的前提条件(如:仅限于家养的犬、猫和雪貂,且伤人动物需有明确记载并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史等),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此从目前我国猫狗免疫率较低的国情来说,推行十日观察法并不现实,所以,一旦被咬伤,应立即注射疫苗,且按期全程注射狂犬疫苗。4接种疫苗后又被抓咬了,还要打针吗?对于曾经接受过疫苗全程接种者,是否需要接种以3个月为界:1)如果在接种完成3个月内发生暴露或再暴露,如致伤动物健康且已被免疫,并能进行10日观察,则在确保给予正确伤口处理的前提下,可推迟加强免疫;2)如果接种后超过3个月以上再次暴露者,需第0天和第3天各接种1剂疫苗;对于使用了效力不确定的疫苗、之前未全程接种或暴露严重的III级暴露者,再次暴露后则需全程进行疫苗接种。5孕妇、哺乳期可以注射疫苗吗?研究表明,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安全的,并且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此外,哺乳期妈妈、儿童、老人都可以接种疫苗。狂犬病为致死性疾病,暴露后狂犬病疫苗使用无任何禁忌,但接种前应充分询问受种者个体基本情况(如有无严重过敏史、其他严重疾病等)。即使存在不适合接种疫苗的情况,也应在严密监护下接种疫苗。提醒被咬伤后首先要反复冲洗伤口,可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清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稍后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但注意不要包扎伤口,之后越早去医院越好,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全程疫苗接种。如何与狗狗和平相处?好啦,说了那么多关于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的事,大家是不是对狂犬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那我们最后说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狗狗和平相处呢?1遇到陌生的狗狗怎么办?不要奔跑或猛跑猛跳不要大喊大叫或者吓唬逗弄狗狗不要盯着狗狗眼睛一直看不要踢打、拉扯狗狗2哪些狗狗不建议靠近?正在吃东西的狗狗在玩玩具的狗狗正在睡觉的狗狗和小狗在一起的狗妈妈被关在笼子或围栏里面的狗狗或被拴住的狗狗没有主人的狗狗3如何当个好主人?办理“养犬登记证”每天带狗狗外出散步2~3次在遛狗时要牵好你的狗绳,尽量避让行人,尤其是遇到小孩子和老人的时候要控制好狗狗,不要骚扰或吓到别人随身带垃圾袋及时清理狗狗的便便,保持公共卫生给狗接种狂犬病疫苗
健康资讯 2021-04-02阅读量1.5万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副研究员 人类使用芦荟的历史有上千年。 当今,芦荟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制药和食物行业中,估计其全球每年的市场价值达到130亿美元。 那么,芦荟含有哪些有益健康的植物成分呢?芦荟厚厚的绿叶含有一种贮存大量水分的黏滑组织,这就是存在于各种芦荟产品中的芦荟胶。这种胶质中,包含了芦荟多数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物。 芦荟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特性。抗氧化物对维持人类健康很重要。芦荟胶中含有多酚类强效抗氧化物。这些多酚和芦荟中几种其它化合物一道,有助于抑制一些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因为芦荟具有抗菌、抗病毒和防腐特性,因而有助于皮肤伤口愈合,以及治疗一些皮肤病。其作用包括: 1、芦荟能加速皮肤伤口愈合。人们喜欢将芦荟作为一种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粘膜溃疡和包括日晒伤在内的各种烧灼伤。人类很早就知道将芦荟作为护肤剂。有研究证实,芦荟是治疗一度和二度烧伤的一种有效外用药物。治疗烧伤时,芦荟可以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有效减轻局部红肿、瘙痒,防止继发感染。 2、芦荟可以抑制牙菌斑。龋齿和牙龈炎是极为常见的口腔疾病。预防这类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牙菌斑或细菌生物膜在牙齿表面的积聚。有对照研究表明,在健康人中,以纯芦荟汁作为漱口水,其去牙菌斑的效果,至少等同于含标准成分洗必泰的漱口水。芦荟可以有效杀灭口腔中致牙菌斑形成的细菌(变形链球菌)和真菌(白念珠菌)。 3、芦荟可以促进口疮(溃疡)愈合。多数人都得过口腔溃疡。这种溃疡多出现在口唇内侧和口腔粘膜,病程多持续一周。有研究证实,芦荟可以有效加速口腔溃疡的愈合。局部使用芦荟贴膜,其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效果和传统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是一样的。芦荟胶不仅可以促进口腔溃疡愈合,也可以减轻口腔溃疡引起的局部疼痛。 4、芦荟可以改善便秘。芦荟治疗便秘起作用的是其含有的胶乳,而不是芦荟胶。芦荟胶乳是一种仅存在于芦荟叶表层下的粘稠黄色基质,其活性成分是芦荟苷或芦荟甙,具有泻药样通便作用。由于泻药的安全性问题,芦荟胶乳不宜常用。要注意的是,芦荟并不能改善肠激惹综合征和肠炎等肠道疾病。 5、芦荟可以延缓皮肤老化和防止皱纹出现。有前期研究表明,芦荟胶能够延缓皮肤老化。在一组年龄在45岁以上的女性中,口服芦荟胶90天,可以增加胶原蛋白的产生,而改善皮肤弹性。同时,芦荟胶外用可以帮助皮肤保湿,改善皮肤屏障的完整性。 6、芦荟可以降低血糖。有时人们使用芦荟来治疗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这是由于芦荟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血糖控制。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完善,降血糖效果不是那么确定,目前尚不推荐使用芦荟来治疗糖尿病。 那么使用芦荟是不是毫无风险呢?芦荟外用非常安全,没发现什么副作用。但如果口服芦荟,则需要当心其通便作用导致的胃痉挛和腹泻。也有报道称,长期口服芦荟保健品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 总之,芦荟胶可起到多种治疗作用,尤其是用作皮肤凝胶或牙龈贴膜时。但要注意的是,芦荟汁的作用与芦荟胶不同,长期服用芦荟胶是安全的,但服用芦荟汁会有一定风险。
赖伟红 2021-03-31阅读量1.4万
病请描述:作者: 赖伟红 皮肤病与性病学医学博士,临床信息学管理硕士 不少人认为,口-生殖器接触不可能传染上性病。然而,通过口-生殖器接触是能够染上性病的。实际上,有些性传播疾病,如生殖器疱疹和淋病,通过口-生殖器接触传染的概率要远大于口-生殖器接触感染艾滋病毒。可通过口-生殖器接触传染的性病 传染性病需要接触还有病原体的体液和皮肤损害。由于口-生殖器性接触涉及密切接触和体液交换,多种性病可通过口-生殖器性接触传染。 不同的性病通过接触不同的体液传染,而且传染的概率也不同。染上性病的概率取决于多种因素。 常见的能够通过口-生殖器接触传染的性病有以下一些:1、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溃疡性疾病。单纯疱疹病毒有两种类型:1型和2型。生殖器疱疹主要由2型感染引起。 生殖器疱疹通过生殖器-阴道、口-生殖器或生殖器-肛门性接触传播。在疱疹发作期间,生殖器疱疹患者的传染性更高。 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症状是生殖器及其周围群集性小水疱和小溃疡,自觉疼痛或瘙痒。皮损可波及股、臀和其它邻近皮肤,也可累及口腔、舌和口唇部位。 在患者疱疹发作或皮损未愈合的情况下,传染性很强,此时使用安全套也不能完全阻断传染。 疱疹感染后,可以一直不出现症状;或者一次疱疹发作后,可以长期无症状。但由于病毒潜伏感染容易激活的原因,在无症状期间,感染者的体液或感染部位皮肤粘膜仍然可存在活病毒,也具有传染性。 疱疹尚无法根治,但药物治疗可以完全控制症状和预防发作。2、淋病 淋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细菌感染,可通过与患者的阴道、阴茎、肛门和口腔接触而传染。 淋病感染后,部分人可不出现症状。淋病的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尿痛,或解大便疼痛阴部瘙痒或烧灼感尿道分泌物,呈白色、黄色或红绿色月经期间隔出血 临床工作中,口-生殖器接触导致的淋球菌性咽炎并不罕见。 淋病可彻底治愈,不治疗的话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女性盆腔炎,这会引起不孕。在男性中,淋病也可导致不育。3、梅毒 梅毒是一种细菌(梅毒螺旋体)感染,可通过接触阴道、口腔、阴茎、肛门和皮肤上的溃疡或皮损而传染。梅毒皮损或溃疡可以非常小,或未觉察到。梅毒感染的确诊需要做检测。 梅毒可以治愈,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引起多脏器和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各种严重后果。 最初,梅毒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无痛性小溃疡,硬度高于周围组织。这种溃疡出现在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的部位,可见于生殖器或口腔或口唇部位。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皮疹和粘膜损害。在梅毒晚期,病人出现包括心脑等多脏器的严重损害。4、其它感染 还有些感染通过口-生殖器接触传染的概率很小,但仍然有染病的风险。这些感染包括:艾滋病毒(HIV):其传染是通过带有病毒的体液直接进入他人血流中。在感染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程进展,病毒损害人的免疫系统。衣原体:通过阴道、阴茎、肛门和口腔性接触传染。多数人感染后无症状。其症状为尿道瘙痒或烧灼感,伴解尿困难或疼痛。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通过体液接触传染。最初可有流感样症状。部分人出现急性肝炎和慢性肝损害。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生殖器及其周围赘生物。通过接触疣体而接种传染。多数生殖器疣无自觉症状,少数有局部瘙痒。艾滋病毒感染(HIV/AIDS) 艾滋病毒(HIV)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乳汁、阴道体液、直肠体液、精-液和射精前体液中。含病毒的体液,通过进入他人血流中而传染。 艾滋病毒传染的三个途径:通过接触开放的伤口,即使伤口很小通过接触粘膜,如阴道粘膜通过直接接触血流,如针头刺伤/扎针 口-生殖器接触不会直接接触血流,通过口-生殖器接触感染艾滋病毒的情况见于:口-生殖器交施方带病毒体液直接接触到性伴(口-生殖器接触受方)破损的粘膜或局部伤口;口-生殖器交施方口腔内开放性伤口接触到带病毒性伴(口-生殖器接触受方)的粘膜或开放性伤口。 艾滋病(AIDS)专指个体感染艾滋病毒(HIV)后,病情发展到出现免疫功能缺陷的状态。AIDS本身不会直接传染,要得AIDS,必须先感染HIV。HIV的传染性随着感染病程和治疗而变化,艾滋病后期或接受抗艾滋病毒治疗后,传染性下降或接近无传染性。预防 消除性病传染危险性的唯一办法就是,避免与高危对象发生包括口-生殖器、生殖器-肛门和生殖器-阴道性接触在内的各种性行为。 对于性活跃的个体而言,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减少性病传染的风险:定期进行性病检测,并要求所有性伴定期做性病检测考虑与已做性病筛检的个体建立单一稳固的性伴关系使用保护性措施,如安全套,以降低性病传染风险避免与有可见疱疹发作、生殖器疣或梅毒的个体发生性行为尽快治疗性病以消除或减少传染危险性
赖伟红 2021-03-31阅读量1.6万
病请描述:日常生活中,想要少生病,就要免疫力来帮忙。因为它是我们身体最基本的防御系统,它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把一些外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这样一些,有害的细菌和病毒就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身体免疫力下降,会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该如何提升免疫力?这些情况说明你的免疫力在下降1.喷嚏不断,感冒找上门有些人每天都打喷嚏比较多,而且动不动就会感冒,这是因为免疫过低导致一些细菌、病毒对他们产生影响。长期以往,很容易导致身体虚弱,假如得了大病,可能会难以抵抗,所以生活中发现自己有这些情况,最好及时提升免疫力。 2.容易感到累,一直打哈欠平时,我们感到过度疲倦的时候会打哈欠,而且还会感到困倦,这可能是因为昨天晚上熬夜或者过度劳累。不过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即使补充了充足的睡眠也会频繁地出现哈欠、困倦的情况,这很有可能是免疫力过低引起的,可能休息一小会之后可以得到改善,但过一会就会再次变成这种状态。这种情况,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处理改善的话,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容易发生出血、感染的情况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还有一个影响身体健康的表现,假如说他们磕碰了自己的伤口,会出现流血的情况,假如长期血流不止的话容易增加感染几率。其实这也有可能是免疫力过低的表现,因为免疫力低的时候,会导致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数量比较少,这时候发生流血的情况就不能及时地进行愈合。提升免疫力,试试这些方法1.多吃瘦肉等蛋白质含量多的食物建议大家平时多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的基础。假如缺乏蛋白质,就会使我们的身体免疫力变差,这样疾病也会更加容易找上门来,所以建议大家生活中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说红肉、奶制品、鱼类以及虾等食物,除此之外,每天早上可以喝一些豆浆等。 2.每天多喝水正常来说每个人每天都要喝大约1500毫升到2000毫升的水,可是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感觉自己有点渴才会去喝水,其实喝水也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促进血液的循环,让一些有害物质可以更快地排出。 3.适当吃一些动物内脏比如猪肝、牛杂等,这些食物可以促进我们的免疫力,因为它们含有一些叶酸、硒、锌和维生素B6以及B12等微量的营养元素,人体补充了这些元素,可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也可以预防一些疾病。不过要注意动物内脏中,会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所以对于一些有高血脂等慢性病的人来说,平时要少吃,免得引起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4.补充一些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抵抗力下降、疲倦、情绪急躁、牙龈出血、体重减轻等症状。维生素C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抑制一些对我们人体有害的致癌物质,比如说亚硝胺等。关于维生素C,我们可以吃一些草莓、黄瓜、胡萝卜等蔬果,它们里面不仅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还含有其他的一些维生素。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罗登义等就发现刺梨富含维生素C,其含量居各类水果之冠,每100g果肉中含维生素C 2054~2725mg,比苹果高500倍,比柑橘高100倍,比猕猴桃高9倍,被誉为水果中的维生素C大王,刺梨还富含SOD、糖类物质、胡萝卜素、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 现代研究表明,刺梨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酚、黄酮、有机酸、多糖、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物质,因此具有健胃消食、清热解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暑热伤津、心烦口渴、小便短赤、饮食积滞、少食腹泻、咽喉肿痛、脾胃虚弱、醉酒、颜面黑斑等症。因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皮肤粗糙、暴躁易怒、食欲不振、困乏疲倦免疫力下降等健康问题人群,可以适当买些刺梨或者刺梨类食品来补充维生素C。娃哈哈刺梨VC压片糖果富含天然维生素C长按保存图片,并打开微 信扫码即可查看商品详情微 信搜索小程序娃哈哈康有利官方商城即可获得无门槛优惠券赶快行动起来吧!娃哈哈康有利平台 ?种类丰富,涵盖健康所需:60余款自主研发的产品以及100余款第三方产品,涵盖美容养颜、体重管理、心血管问题、护眼护肝、维生素族等全领域;?国民品牌,值得信赖:33年国民老品牌,品质保障!60余种健康食品均具有质检报告,买得放心吃得放心;?智能制造,透明工厂为品质护航:娃哈哈康有利平台上所有自营产品由娃哈哈智能工厂制造,第三方产品由娃哈哈认证的第三方专业工厂制造。
微医健康 2021-02-25阅读量6.3万
病请描述:上期讲到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探索出了一种无痛的微创治疗痔疮的新方法——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术。该方法结合了经典的套扎技术和内镜检查的优势,是一种新的微创治疗方法。那这个手术有什么优势?术前需要准备什么?术后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接下来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适应症适用于内痔并脱出和(或)出血等症状,包括II、III度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禁忌症有以下情况的患者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哦,经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可以手术,不可盲目手术:1.过敏体质者;2.妊娠或乳期妇女;3.患者合并有全身感染或严重疾病者;4.伴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优势:相比于其他传统手术方法,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术具有以下优势:1.内镜可以“一镜多用”。因为不仅仅痔疮容易出血,结直肠其他疾病也容易引起便血,当痔疮合并其他肠道疾病时,容易造成漏诊产生严重危害,所以在治疗痔疮前,可以先用内镜进行结直肠检查,排除结直肠癌、息肉等引起下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同时由于内镜具有放大镜的作用,可以清晰的看到病灶,更加容易分辨病灶,避免误诊漏诊。2.内镜操作更加灵活,定位准确,可以完全去除痔核,使直肠下段回复原来正常的结构,对出血症状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3.手术方法兼顾了内痔形成的2大原理,所以术后疗效显著,有效率可达89%,而且远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少。4.术后常规运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减少感染引起的疼痛,做到“术后无痛”,并给予通便等对症处理,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性。术后注意事项:1.内镜套扎术后病人会有肛门坠胀感,大家不用担心,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这种坠胀感会持续几个小时,一般不会超过2天,如果有患者疼的厉害,及时前往内镜中心就诊。2.术后要控制大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3.部分患者在术后一周左右的时候又会出现少量便血,大家不用紧张,那是因为套扎环一般在这个时候脱落,形成小溃疡而导致的少量出血,属于正常现象。保持大便通畅、会阴部清洁即可。但是如果没有排便就有出血或者大便时出血量很多,那就不是正常现象了,应该及时前往内镜中心就诊,及时处理,避免产生不良后果。4.许多患者都想知道术后多久可以进食,饮食需要注意什么。小编来告诉你:病人术后一般需要禁食6个小时,什么都不能吃的哦,但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留观室补液,维持身体营养平衡;术后3天内可以吃一些低渣食物(见表1),避免大便硬结,排便时撕扯伤口;术后2周可进普通饮食,但忌辛辣,尽量避免粗糙饮食等。 专家介绍 钟芸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疾病专业委员会早诊早治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擅长各类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微创治疗。特需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参考资料 [1]关航,刘福建,陆兆炯,贾秋红,廖远庄,杨军雄,邝敏亨,姜志勇,何琦.内镜下负压套扎术治疗内痔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3,35(02):210-212. [2]FukudaA,KajiyamaT,ArakawaH,KishimotoH,SomedaH,SakaiM,TsunekawaS,ChibaT.Retroflexedendoscopicmultiplebandligationofsymptomaticinternalhemorrhoids.GastrointestEndosc.2004Mar;59(3):380-4.doi:10.1016/s0016-5107(03)02818-9.PMID:14997135. 图片源自网络
钟芸诗 2021-01-23阅读量1.3万
病请描述:费主任提醒甲状腺手术后有关切口的注意事项 甲状腺手术、剖腹产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其他外科手术后,皮肤表面都会留有手术切口。手术后切口愈合质量如何与手术后切口处理密切相关。正确的切口处理目的在于防止切口感染、加速切口愈合,减少切口瘢痕形成。切口处理注意事项:1. 切口换药:术后次日首次换药,若无特殊情况,随后间隔1~2天换药。切口分泌物较多时应该每天或随时换药。2. 切口清洁:切口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不清洁液体或及其他体液;出汗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3. 切口瘙痒:切口瘙痒时,可以轻轻拍打外层敷料,避免抓挠和挤压切口。4. 术后洗澡:切口未愈合前,切口可以用防水敷料保护好后洗浴;拆线后48小时即可正常清洗。5. 切口线头处理:为了切口美观和降低瘢痕增生,切口采用分层缝合。少部分患者对内缝合线有排斥反应,切口处可能会出现小线头,可自行拔除吐出线头或到医院处理。6. 预防和治疗切口瘢痕:手术切口均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切口瘢痕的形成。手术切口瘢痕增生的有关因素:手术切除缝合技巧、切口感染、内层缝合线排斥反应、切口缝合张力大小、瘢痕体质等。瘢痕增生的时间:一般术后3~6个月。瘢痕增生表现:切口红、痒、增厚,形成增生性瘢痕,甚至形成粗大的瘢痕疙瘩。切口瘢痕的预防:手术后及时请专科医生诊治,可以采用减轻切口张力、减少伤口充血、外用抗瘢痕药物等措施,预防切口瘢痕形成。切口瘢痕治疗:尽早诊治,采用外用药物、压力治疗、激光治疗等措施,逐步减轻瘢痕。烧伤整形科黄晓琴主任专家门诊:每周五上午、每周六上午,针对抗瘢痕治疗。
费健 2021-01-15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