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湿热 > 内容

湿热内容

胆石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病请描述:        1、气滞情志不舒,忧思恼怒,湿浊阻滞,胆气不舒则见右上腹胀满,或阵发性纹痛,痛引肩背,或伴胃院部痞满,厌食油腻;胆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枢机不利,升降失常,开合不畅而诸症百出,阻于上焦则见胸胁痛,善咬喘;克犯中土则呕苦汁,呢逆,纳呆,口苦,院胁胀满、疼痛;阻于下焦则见小便短涩;阻于经络则耳痛鸣聋.舌淡红,苔白或微黄,脉弦。        2、痰湿过食肥甘,湿浊阻滞,胆为中清之府,清净之液受邪所扰则易变为湿秽痰浊,而症见右上腹疼痛,或阵发性加剧,痛引肩背,伴沉重感,或出现巩膜黄染,尿黄,大便不爽,右上腹压痛。胸胁堵闷,呕吐痰涎,眩晕,体重烦冤,往来寒热.舌淡,或有齿痕,苔腻,脉滑或濡。        3、湿热或热毒肝胆疾病在急性期多为湿热,胆腑湿热是胆腑的功能异常,胆囊局部或胆经的病理改变而出现的一组症状。其多由胆腑感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内生湿热;或肝气郁滞,疏泄失常,胆汁郁结,欠而生热;或肝之湿热下移于胆;或脾胃升降障碍,湿热逆犯于胆造成湿热蕴结胆腑或胆经经络。右上腹疼痛,或阵发性加剧,痛引肩背,或伴沉重感,高热寒战,口苦咽干,恶心呕吐,或出现巩膜黄染,尿黄,大便秘结,右上腹压痛。甚或右胁肋剧痛,腹胀而满,拒按,寒热往来,神昏谁语,四肢厥冷。舌红绛,苔黄腻或燥,脉滑数或弦滑。        4、癖血忧思恼怒,情志不舒,湿浊阻滞,导致血行不畅而症见右上腹刺痛,拒按,或阵发性加剧,痛引肩背,腹内症结,或伴沉重感,或出现巩膜黄染,尿黄,大便秘结,右上腹压痛。舌暗有疲斑,脉涩。        5、阴虚少阳常少血多气,或过食辛辣,或湿、热伤阴,而症见右上腹隐痛,或出现巩膜黄染,尿黄,大便秘结,口苦咽干,潮热盗汗,皮肤干涩,疾痒,舌红少苔,脉细。        6、阳虚胆腑,属阳,又为甲木,案少阳之气,藏清净之液。或湿邪损伤阳气;或气滞而致阳气不运;或过食生冷损伤阳气而症见右上腹疼痛喜按,困倦乏力,食少纳呆,虚烦不眠,面色恍白,心恼气短,舌淡苔薄,脉沉弱无力。        治疗:        在临床用药上,对中药的排石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如大黄、番泻叶、芜花、金钱草、茵陈、虎杖、龙胆草、青篱、柴胡、半边莲等可使胆汁的流量增加;如大黄、番泻叶、芜花、巴豆、姜、半夏、大青叶、丹参等可使Oddi括约肌张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柴胡、黄苹、木香等可增加张力;桅子、槟榔、芒硝可使胆囊收缩;大黄、龙胆草、青篱、大青叶等可抑制胆囊运动。有实验证明,对胆汁流增加的效应大小顺序为:茵陈、大黄、金钱草、桅子、柴胡、木香、积壳。对Oddi括约肌最低通过压效应大小的顺序是:柴胡、金钱草、桅子、积壳、黄答、大黄、茵陈、木香。目前我国各地使用的排石汤多以上述药物为主,从而亦可推论这些药物入胆经。        胆腑疾患主因为湿与滞,湿又有痰湿、湿热之分;滞有气滞、湿滞之别,湿滞不化郁而生热,热盛为毒,或湿滞日久而变生砂石。目前,对于阴虚症多责之于肝,对于阳气虚一症,在胆石症中认识还不够。        本文选自王和天,刘殿池,赵荣莱. 胆石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赵刚 2017-05-12阅读量1.1万

中医九种体质划分表

病请描述: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 没有=1分; 很少= 2分; 有时=3分; 经常=4分; 总是=5分 (1)您精力充沛吗?                     (2)您容易疲乏吗?                     (3)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吗?   (4)您容易心慌吗?                     (5)您容易头晕或站起时晕眩吗?           (6)您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7)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8)您容易忘事吗?                       (9)您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吗?         (10)您容易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吗?       (11)您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吗?           (12)您容易感到害怕或受到惊吓吗?       (13)您肋胁部或乳房胀痛吗?             (14)您感到胸闷或腹部胀满吗?           (15)您无缘无故叹气吗?                 (16)您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或不爽快吗?   (17)您感到手脚心发热吗?               (18)您手脚发凉吗?                     (19)您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     (20)您容易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吗?   (21)您感觉身体、脸上发热吗?           (22)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冬天的寒冷或夏天的冷空调、电扇等)吗? (23)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24)您不是感冒也会打喷嚏吗?           (25)您不是感冒也会鼻塞、流鼻涕吗?       (26)您有因季节变化、温度变化或异味等原因而咳喘的现象吗?   (27)您活动量较大就容易出虚汗吗?         (28)您容易出粘汗(汗出粘腻不爽)吗?       (29)您口唇干燥吗?                       (30)您容易过敏(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等)吗? (31)您的皮肤容易起荨麻疹(风团、风疹块、风疙瘩)吗?   (32)您的皮肤因过敏出现过紫癜(紫红色癖点、癖斑)吗? (33)您的皮肤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乌青或青紫瘀斑(皮下出血)吗? (34)您的皮肤一抓就红,并容易出现抓痕吗? (35)您的口唇比一般人红吗?               (36)您的皮肤粗糙吗?                     (37)您身体上有哪里疼痛吗?               (38)您面部两颧潮红或偏红吗?             (39)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吗?   (40)您面色晦暗,或容易出现暗斑吗?   (41)您易生痤疮或者疮疖吗?           (42)您上眼睑比别人肿(上眼睑有轻微隆起的现象)吗?   (43)您容易有黑眼圈吗?               (44)您感到眼睛干涩吗?               (45)您口唇颜色偏暗吗?               (46)您感到口干咽燥、总想喝凉水吗?     (47)您咽喉部有异物感,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吗?   (48)您感到口苦或嘴里有异味吗?       (49)您嘴里有粘粘的感觉吗?             (50)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   (51)您平素痰多,特别是常感到咽喉部有痰块吗? (52)您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或者怕吃(喝)凉的吗? (53)您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吗? (54)您容易失眠吗?                     (55)您受凉或吃喝凉的东西后,容易腹泻、拉肚子吗?   (56)您大便粘滞不爽、有解不尽的感觉吗? (57)您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吗?           ( 58)您腹部肥满松软吗?                 (59)您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深)吗?   (60)您带下色黄(白带颜色发黄)吗?(限女性回答)                             (60)您的阴囊潮湿多汗吗?(限男性回答) 平和质:实际得分=1+2*+7*+8*+22*+53+54*=    转化分=   气虚质:实际得分=2+3+4+5+6+7+23+27=        转化分=   阳虚质:实际得分=18+19+20+22+23+52+55=     转化分=   阴虚质:实际得分=17+21+29+35+38+44+46+57=  转化分= 痰湿质:实际得分=14+16+28+42+49+50+51+58=  转化分= 湿热质:实际得分=39+41+48+56+57+59+60=     转化分=   癖血质:实际得分=33+36+37+40+43+44+45=     转化分=                           气郁质:实际得分=9+10+11+12+13+15+47=      转化分=                       特禀质:实际得分==24+25+26+30+31+32+34=    转化分=   注:数字代表体质量表问题序号 1、原始分: 原始分数=各个条目分值相加。注:标有*号者为逆向计分,1-5, 2-4, 3-3, 4-2, 5-1。 2、转化分数:0-100分,分数越高,体质倾向越明显。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X 100/(条目数X4)。 3、判定标准: 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它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30分时,判定为“是”; 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它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均<40分时,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判定为“否”。 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30-39分,判定为“倾向是”;<30分,判定为“否”。 亚量表分数越高,该体质类型倾向越明显。

赵刚 2017-05-12阅读量1.2万

湿热体质的人容易患胆石病02

病请描述: 3.从中医学角度探讨湿热质人群的日常调理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湿热体质较比其余八种中医体质可能对胆石症更具有易感性,因此湿热体质的人群根据自身体质偏颇特点进行有目的调理,对预防胆石症的发生或防止胆石症患者术后复发,以及胆石症患者“己病防变”都有一定的帮助。根据湿热质人群的体质偏颇特点,可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日常调理。        根据湿热体质人群易感湿邪、热邪的特点,建议该体质人群,日常生活中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通风透气。内衣被褥要经常晾晒,不宜生活在阴暗潮湿环境,春末、夏季及秋初季节暑湿严重,宜避暑纳凉,避免疲劳过度,减少户外活动,防止湿热内侵及郁滞。        湿热质人体质状态常以湿浊内蕴、阳盛阴衰为特点,在平时可通过加强运动来调节,借以驱散湿浊,该体质人群适合做较大强度的锻炼,如跑步、爬山、游泳、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但要注意,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最好选择凉爽时锻炼。 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伤肝胆,容易影响肝胆之气的升发        湿热质人,性格多急躁易怒,情志过极宜肝火上升,助火生热,或暗耗阴血,使湿热质的偏颇特点进一步加重,因此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在工作上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尽量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        日常饮食方面,湿热体质的人平素喜食辛热厚味,喜饮酒浆,饮食不节,易于助湿生热,故在饮食上尽量做到不食烟酒。不吃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多食高热量的食物,以下食物易加重湿热体质的偏颇,尽量少食,如胡椒、龙眼肉、鹅肉、羊肉、鸡肉、蜡肉、人参、鸡蛋、南瓜、辣叔、榨菜、大蒜、葱、韭、生姜、糯米、大枣、荔枝、肥肉、狗肉、海鱼、虾子、黄芪、紫河车、黄精。清利化湿食品有助于湿热体质恢复平衡,宜多食用,如冬瓜、葫芦、薏苡仁、获菩、红小豆、蚕豆、卿鱼、绿豆、鸭肉、莲子、丝瓜、黄瓜、苦瓜、白菜、卷心菜、芹菜、西瓜、空心菜、莲藕等。          体质偏颇较甚,可酌情配合中药药膳进行调养。推荐两例药膳以共享。1. 扁豆冬瓜汤:原料为猪排骨或者猪骨500克,冬瓜500克,扁豆100克。制法: 将猪排骨洗净切成块,飞水去浮沫,再洗净备用; 将扁豆用清水浸透洗净; 将新鲜冬瓜洗净除去瓜瓤和瓜仁(可不去皮),切成块状,洗净备用; 清水烧开后,放进冬瓜块、排骨、扁豆,大火烧开后改慢火煲1小时左右,加调味料即可食用。功效: 清热祛湿。2. 荷叶粥:原料为鲜荷叶50克、粳米250克、白糖30克。制法: 将粳米放入锅内,水适量,将荷叶洗净,剪去蒂及边缘,盖于粳米上,熬至粳米熟透,揭去荷叶,加入白糖拌匀即可。功效: 清热健脾祛湿。        湿热质人群依照总结的日常生活调理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偏颇的湿热体质恢复平衡。对于未患胆石症者有积极预防,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对于胆石症患者有“既病防变”的作用,对于行胆石症术后的患者,有利于防止胆结石的复发。 本文选自 伊西磊、郭吕,患者中医体质分析研究。

赵刚 2017-05-05阅读量1.3万

湿热体质的人容易患胆石病01

病请描述:        在胆石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晰,手术治疗该病带来了很多未知的风险和并发症的情况下,运用中医体质理论研究胆石症的病因与治疗很有意义。中医体质辨识目前虽不能肯定是胆石症防治的一项有效手段,但是作为一项辅助手段,应用中医体质理论未病先防和指导该病患者的日常调理都将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120例胆石症患者和120例非胆石症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结果提示,在性别差异上,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在发病年龄上40-60岁中年人居多;从体质分布情况看,在胆石症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体质类型有湿热质、痰湿质和气虚质,而且湿热质更容易患胆石症。 胆石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120例胆石症患者中,9种中医体质类型的人数分布的多寡依次排开顺序为: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血淤质、阳虚质、平和质=阴虚质、特禀质。单就病例组人群体质分布情况来看,湿热质、痰湿质和气虚质为胆石症常见中医体质类型。病例组中血淤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较对照组多,而上述体质均属于实性体质类型,属于虚性体质类型的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相应的较少。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在发病年龄在40-60岁中年人居多,尤其是该年龄段的女性比例明显偏高; 从体质分布情况看,在胆石症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体质类型有湿热质、痰湿质和气虚质,而湿热质可能比其他体质人群更容易患胆结石。 湿热质人群的胆石症发病病理基础        湿热质人群的特征表述为:“体态肥胖或苍白消瘦。平索油光垢而,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舌苔黄腻,易口苦口干,唾液粘稠,食欲不振,身重疲乏困倦。眼目红赤或发黄,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粘滞或干结,女性易白带增多,男性易阴囊潮湿,脉象多滑数。性情多易怒急躁。易患胁痛、黄疽、火热、疗疮等病证。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 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 在脏腑则胁痛、黄疽。较难适应湿热环境,夏秋之交湿热交蒸之际易患病。”        湿热质人,多体态肥胖或苍白消瘦,懈怠少动,易致气机郁滞,可致肝胆气机不畅,胆汁蕴积,久而成石。气机不畅,胆道阻塞为关键病机。过食肥甘厚腻,湿热外侵,或内生湿热,或互结蕴阻肝胆,众多的致病因素,最终通过干预肝的疏泄功能和胆汁正常排泄,肝郁气滞或肝气暴逆,遂致疏泄不利,肝胆气机不畅,胆汁久经煎熬则形成结石。气机阻滞,胆道阻塞,亦可使结石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湿热体质的人平素喜食辛热厚味,喜饮酒浆,饮食不节,嗜酒肥腻厚味或饥饱失常,脾胃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胆汁被耗,或胆汁外溢,胆道失泄,或胆道受阻,日久形成结石。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湿自内生,湿可化热,湿与热相结,难舍难分,阻遏胆汁的正常疏泄。湿自内生或外湿内侵,湿郁化热,湿热互结侵犯肝胆,胆附于肝,肝胆疏泄失调,阻滞胆道,亦日久成石。        湿热质人,性格多急躁易怒,怒则伤肝,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火热灼津,煎熬胆汁,聚而为石。            湿热之体易感受湿邪、热邪,湿热之邪如郁于体内,气机运行障碍,肝胆失于疏泄,胆汁排泄不畅,易聚而成石;湿热之邪如内生痰湿、湿热,湿则郁而化热,湿热相交,煎熬胆汁,易结成砂石。        本文选自 伊西磊、郭吕,患者中医体质分析研究。

赵刚 2017-05-05阅读量1.6万

如何将疗效发挥到极致?

病请描述:        第一,要能做到饮食控制!包括症状完全痊愈之后,也要尽量节制饮食,可以维持疗效更久!        第二,情志调畅!若肝郁气滞,则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湿热滋生,日久阻滞经络,湿热夹瘀,病情缠绵难愈,而且会影响药物疗效!需要自行调畅情志,自然事半功倍!        第三,药物的配伍!调养将息,讲究肺脾肾同调,上中下三焦并治,找到根本问题,连根拔除,才能恢复身体机能,进入良性循环!理论不重要,配伍用药最讲究!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剂量不同!随证施治,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于经方!方能不囿成法,圆机活法!

张平 2017-04-13阅读量1.0万

年轻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

病请描述:        很多年轻男性,却得了老年人的病,慢性前列腺炎!不管现代医学的病因是什么,从中医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        饮食不节,比如油腻生冷、辛辣刺激等味道比较重的食物!久而久之,则导致湿热蕴结下焦!        情志不畅,工作和或生活压力太大,或郁郁不得志,或素有攀比之心等等,可致肝失疏泄,肝经绕阴器,日久则易气滞血瘀,络脈不通!        风邪、寒邪痹阻经络!日久可化热!现代人工作,大部分都在空调房间,尤其是夏天,本为养阳的季节,结果反而阴寒太过,导致邪入下焦,而致不通!        因此,年轻人得慢性前列腺炎,大多是属于第一、第三条,尤其是第三条!怎么辨识?右寸伏而不出!宣畅肺气,舒肝益肾为本,兼清下焦湿热!

张平 2017-01-19阅读量3.6万

嘴巴发苦是怎么回事五个嘴巴发...

病请描述:中医认为口苦是内热或外感风寒化热进入胆经的表现,具体原因多见于以下情况:1、胆经内有郁热或肝热移于胆,胆气上逆引起的。肝胆湿热引起口苦,很可能是因为肝、胆部位存有炎症,特别是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病人,由于胆囊功能差,胆汁的疏泄不正常,从而产生口苦感。肝胆有病变的人除了有口苦感外,还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等表现。2、外感风寒邪气化热进入少阳胆经,常引起口苦等症状。《伤寒论》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即是。3、心火引起的口苦。这类口苦由于焦虑烦躁、着急上火,或经常熬夜引起消化不良、胆汁排泄不畅所致,常伴有面红耳赤、头痛、目赤、小便色黄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性口苦现象也比较常见。有些人由于工作、学习压力过大,在经常气愤、烦躁、焦虑、恐惧、忐忑不安、失眠等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口苦。4、饮食不节或饱食后缺乏必要的运动,也可引起口苦。这是由于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湿热,以致口中发苦、吐苦水,并常伴有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小便色黄等表现。嘴巴发苦是怎么回事5、一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病人经常有口苦感觉,应提高警惕。生活习惯不规律、睡眠不足的人,晨起时常有口苦感觉。打呼噜特别严重、张口睡觉也容易引起口苦。过度吸烟、酗酒等同样会引起口苦。口腔发炎的人可能因为局部疾病,如牙龈炎等口腔内疾病直接造成口苦。嘴巴苦怎么调理?1、如果只是短时间内感觉口苦,不必过于担心,可能会自然消失。但口苦现象持续较长,甚至伴随腹痛、腹胀、发热、消瘦、明显倦怠乏力等症状,就需要到口腔科、消化科、肝胆科检查有没有胆囊炎、胆石症或消化道及其他系统的疾病。如无明显内脏疾病,一般感冒和功能失调性口苦,可在医生处方下,服用中药汤药或中成药。2、还可以口服维生素C片,它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比较有效。维生素要放舌下含化,一般说来,轻度的口苦只要服药2~3次就可消失。3、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食辛辣、过咸食品和肉类,适当喝些蜂蜜茶,在进餐时,应尽量少考虑工作的事情。并适当运动,从而促进消化功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脑力工作者,运动要有规律性。4、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温和的食物。在饮食上宜忌食辛辣、生冷、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例如寿司,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加重口苦。要调整饮食结构,可多进食清凉汤水,以清凉饮食为主,例如山药。生活中要忌酒醇甘肥,多喝水和吃蔬果。5、喝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也是一种好办法。菊花薏米冬瓜糖水主治清火祛暑和因暑热引起的口苦症。取菊花15g,薏米30g,冬瓜100g,白糖15g,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再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成。6、最方便的办法是喝绿茶。用开水冲泡茶,饮用茶水并口嚼茶叶,可治晨起口苦口臭。嘴巴发苦的预防:为了预防嘴里发苦,大家要按时休息,调节自己心理压力,不熬夜不酗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也有利于大家预防其他疾病。长期嘴里发苦的人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是因自己的不良生活造成的,那就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反之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早发现早治疗。陈皮枣汤陈皮和扁豆都有除湿的作用,而且陈皮还可以理气,扁豆可以清热,至于大枣好处就更多了,秋天也是大枣成熟的季节,经常吃一些可以补血补气。材料:扁豆、大枣、白芍、陈皮。做法:将扁豆、大枣洗净,与白芍、陈皮同放入砂锅中,加水1000毫升,用文火煎煮至500毫升,稍冷后服用,可治疗口苦。麦冬煎汤麦冬是百合科植物的块茎,是寒凉药。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的功效,常常用于口干、肺燥等。做法:取10~20克煎汤。

田文科 2017-01-15阅读量2.2万

舌麻舌痛的治疗

病请描述:舌麻不缓解,再发展则可致舌痛!也有患者直接就发为舌痛!甚则如烫灼感,完全不能吃刺激性的东西!西医称灼口综合征,中医治疗多从胃阴不足,、湿热瘀阻而治!部分患者霍然而愈,部分患者需要服用近半年汤药,才能明显好转,但仍然有近四成患者几近无效!因此,灼口综合症中医治疗也并非良效!故查找文献资料显示,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舌乳头真菌感染,需要服用抗真菌药,再配合维生素锌,临床控制率超八成!因此,出现这类问题可能还是需要中西结合,才能大大提高疗效!以上西医治疗方案,是文献所记载,可供西医同道参考!

张平 2017-01-12阅读量3.3万

舌麻舌痛

病请描述:        舌麻不缓解,再发展则可致舌痛!也有患者直接就发为舌痛!甚则如烫灼感,完全不能吃刺激性的东西!西医称灼口综合征,中医治疗多从胃阴不足,、湿热瘀阻而治!部分患者霍然而愈,部分患者需要服用近半年汤药,才能明显好转,但仍然有近四成患者几近无效!因此,灼口综合症中医治疗也并非良效!故查找文献资料显示,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舌乳头真菌感染,需要服用抗真菌药,再配合维生素锌,临床控制率超过八成!        因而治病救人不能妄执一端!

张平 2017-01-12阅读量1.4万

口苦口干,倦怠乏力!

病请描述:时下口苦口干,乏力倦怠者越来越多,且年轻化,特别是久坐不动的工作群体,精神倦怠越发严重!但身体检查又无疾病!轻者病机为阴血不足,湿热阻滞!重者为阴血不足,湿热夹瘀阻滞经络!原因有几个,一是饮食不节,酸辣冷甜辛香烧烤,重口味饮食越来越受欢迎,导致湿热内蕴!二是工作压力过大,咖啡文化的流行!公司一般会为员工准备免费的现磨咖啡,咖啡香燥,可以提神抗焦虑,殊不知乃是消耗元气元阴之品,属于寅吃卯粮型,兴奋完了,就是感觉身体被掏空!更加重倦怠乏力之症,继而口苦口干!另外,越是饮用咖啡,口淡无味,越喜欢重口味食物,这也是恶性循环!三是睡眠太晚或不足!夜卧血归于肝,体阴而用阳!肝血充足,木气升发有节,则气血调畅,百病不生,否则易肝血亏虚,虚火上炎,扰动心脉,君相火旺,烦躁焦虑!因此,为了避免陷入恶性循环,宜养血和血活血并用,兼以清热化湿,才是治疗根本之道!

张平 2016-12-29阅读量3.0万